close

                                                                                      

 

  長久一來也是思考如何讓我們每天面對的工作內容更直觀價值體現與量化。互聯網的一些事推薦此文,為讀者帶來一些參考。

  做為搜索交互設計師。更正,做為搜索用戶體驗設計師,如何將你的技能和除網站之外背景知識運用到搜索設計工作中去這也正是大多數用戶體驗真正開始的地方。

  想到搜索的設計,就是搜索還需要設計?或是搜索不就一個框加按鈕.讓視覺做的好看些不就好了!其實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開發人員,資訊架構師,搜尋引擎優化專業人員以及WEB分析師都因為各自有著獨立技能體現出各身在於搜索類產品的價值。那作為合格設計師我們不僅需要是知識,技能,經驗,創新等,同時我們也需要具備體現設計工作價值的方法。

  記得在項目不斷反覆運算優化過程中,設計師們也總說我們價值不被認可。當時需求方與老闆也常問我你們設計究竟能否可量化如何可量化?當然先不說其它因果原由與價值其它體現。本身這個問題也是我長久一來一直思考剛好借此將它解決。當時也找團隊討論聽到大家紛紛提到設計太抽象與設計很難通過資料量化等其實在這個探討過程也是發現問題所在過程,把大家疑慮問題點歸納然後逐個分析並且思考解決後再歸納梳出。然後在實戰過程中再不斷調整與持續再歸納思考。

  簡單如下:

  首先,我們做專案的交互設計可量化是需要一個基本評估標準:

  個人認為根據不同專案側重會有所不同,這個需要設計師根據專案需求和產品目標等來判斷。任何緯度與標準都是參考,隨著個人和行業發展與變化一定都是時時變通。所以沒有固定標準走天下或者說標準也是時時更新中。

  1.專案功能設計。

  點擊率、轉化率、點擊流、活躍度、留存率、成功率等

  2.體驗可用性。

  識別性- 點擊率

  高效性- 時間效率

  有效性- 功能使用成功率、操作資訊傳達有效性

  易學性- 新用戶操作與操作的符合程度

  一致性- 和規範不一致數量

  3.用戶滿意度。

  - 口碑、新增用戶數、線上時長、回頭率等

  其次,根據基本評估標準進行評估可量化:

  每個專案根據需求設計都有所不同,搜搜在做網頁改版時候我們有比較突出預覽功能,左邊欄等。當時我以A/B Test, 灰度測試做為主要資料評估方法。在預覽新產品沒有參照物時候,其實建議可用按我們預期標準來進行對比。相反則以同時與舊版本進行對比。

  1.資料統計和分析。

  -採用資料指標有:點擊率、轉化率、點擊流、活躍度、留存率、成功率等。

  1) 舉例:以網頁預覽點擊率分析預覽適合評價緯度

  功能需求、識別性統計方法

  點擊次數/曝光量參照物

  上線前後一周或者一月的日均同比

  AB測試的方式,兩個方案之間比較

  干擾因素

  同比的方式,不適合單獨評估內容型模組的設計效果,使用者點擊的決策受內容本身影響較大。

  2) 舉例:以點擊流分析

  適合評價緯度

  有效性

  統計方法

  頁面跳轉的持續點擊流統計

  參照物

  上線前後一周或者一月的日均同比

  AB測試的方式,兩個方案之間比較

  干擾因素

  同比的方式,會受不同時間段內其他相關因素的干擾。

  ……

  轉化率在做搜搜首頁改版時做為資料指標給出很好的評估參考。活躍度與留存率均在預覽功能設計同時做為很重要的資料評估指標。成功率在需要使用者配合註冊或填寫內容時等也都可以做為其一參考。以上是做為搜搜為緯度的資料基本標準參考內容。個人始終把資料做為客觀決定之一,並非唯一。

  2. 用戶研究。

  - 使用者訪談、問卷調查、產品回饋滿意度、可用性測試

  用戶研究比較適用於搜搜需求挖掘和新方案的評估,可用性測試主要分為兩類:

  1) 總結性評估:版本更新時,評估舊版本,可以給與新版本以設計指導,並且作為新版本上線後的比較依據。

  2) 設計中評估:用設計Demo或灰度上線,找使用者測試,目的是發現問題,在產品完全上線之前更加完善產品。

  3. 專家評估。大家在探討過程中提到最多,其實我很猶豫要不要寫上這個點。專家評估的權威性和產品形態瞭解程度都會受限。因為沒有完善標準可以普及到每個對應背景設計環境中。當然經驗很重要,所以在評估過程中可以給以很好的建議。另外就是站在其他角度去看體驗閉環。但建議不要做為可量化硬性參考。

  以上是簡單歸納的幾個思考點,如前面提到歸納實戰後再不斷思考歸納。搜索產品常常讓設計工作價值更值得長期思考並挖掘。越是簡單越值得挖掘。或許資料增長也不代表設計品質一定就是最好。再或者我們不僅把本身做為參照對比資料 ,同時與行內對比資料又如何更好挖掘。確定工作成效的評估緯度和評估指標不管是否可度量,都是我們設計師值得去思考與挖掘必經之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