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毫無疑問,做新媒體運營,內容創作依然是核心競爭力。好的內容可能不會馬上爆發,但它一定是你最具差異化的標誌。

 

不管什麼內容,一定是言之有物,要能夠洞察用戶的核心需求,真正對他們有幫助,能吸引到他們。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容要是情趣用品(有情、有趣、有用、有品)

 老賊遇見過很多新媒體編輯,很會寫內容,而且在被日復一日的摧殘後,對選題已經很敏感。再加上一直以來都在與用戶最近的一線作戰,對用戶的喜好也已經了然於心。

 

但是,我發現她們很多都少了一點運營思維,很多好的內容其實可以更進一步,運營手段會讓這些內容發揮更大的勢能。

 

今天老賊就給大家推薦4個內容規劃的動作,馬上就能用,大家可以按需參考。

 

01

欄目化

 在老賊看來,未來內容的方向應該是,能不能持續穩定地標準化輸出高品質內容,這是核心競爭力。

 

而內容欄目化就是內容標準化的一個實用打法,效果顯著。

什麼叫欄目化?就是在規劃內容的時候,有意識的把主題類似,選題相關的內容歸為一類,策劃欄目名稱以及選題方向,固定欄目化運作,形成特定風格的內容集合。

 

欄目化內容運作不只是在做內容,更是一種產品運營、品牌打法,它會讓用戶的閱讀期待感更強,同時自己平臺給使用者的內容預期也會更清晰,而且固定欄目一旦形成就會疊加內容的力量,打造出自己平臺的更多內容符號,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用。

 

比如說局座張召忠老爺子的公眾號,他之前就有局座時評 ” “張召忠說”   “悄悄話等主題欄目,現在有趣聞”“圖說欄目。他的處理也非常簡單,就是在對應文章前面加上局座時評第68期、張召忠說第52期、悄悄話第111期。

 

一個小小的改變,考驗的是新媒體人對運營的理解深度。

 

這樣的欄目化內容運營其實很多,比如:

 

36氪推出的 “81短新聞欄目、GQ實驗室推出的 “GQ Daily”欄目、吳曉波頻道推出的財經日日評欄目,還有視覺志推出的七言欄目、女神進化論推出的“30秒知識點欄目、大象公會推出的混亂博物館欄目、深夜發媸推出的明星時髦研究所” 欄目等等。

如果你還沒有欄目化內容,老賊建議完全可以考慮,任何行業都有可做的欄目,情感的、資訊的、乾貨的、互動的,都可以。

 

另外,新媒體內容欄目化,我認為還可以補一句:欄目產品化,產品品牌化。

 

一類內容對應的一個欄目就是一個產品,我們完全可以跳出來,用產品的思維來做這一個欄目,然後甚至發展為一個單獨品牌的子帳號。

02

系列化

 

內容系列化理解起來很簡單,老賊直接舉個例子。

 

比如你要寫新媒體如何運營為主題的文章,下面有2個方向,你認為用戶會偏向關注哪個方向?

 

1) 想到一個主題就寫一篇,今天寫一篇新媒體標題如何寫,過兩天又寫一篇掉粉怎麼辦”……反正想到啥寫啥。

 

2) 針對這個主題提前做好內容框架,打造新媒體如何運營系列內容,包括:新媒體運營的趨勢及常見管道、新媒體如何細分定位、10W+選題如何切入、爆文標題有哪些套路、如何提升用戶關注率、如何持續高效追熱點、如何通過資料分析提升運營效果、目前常見的新媒體賺錢模式、新媒體高手必備運營神器、新媒體運營如何組建團隊……

 

我估計方向二的這種系列內容,更能吸引使用者閱讀和持續關注。

 

對於使用者而言,系列型內容更加成體系,吸引更強烈,而且內容之間能夠形成互補和升級,會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

 

對你自己而言,系列化的內容能形成聯動,有利於提升用戶粘性,它也會和欄目化內容一樣疊加每一篇內容的勢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內容產品,增強內容競爭力。

 

如果你也想做系列化內容,但苦於不知道如何把內容系列化。

 

老賊給你推薦一個方法——直接去參考市面上那些主流微課平臺上不同課程的課程目錄,這都是絕好的體系化內容,各行各業各個細分領域都有。

 

為什麼我們每次看到別人推出的付費課程就忍不住參加?一方面是文案寫得好,另一方面就是課程目錄非常吸引人,不僅乾貨知識點多,而且是非常體系化,這樣系統的知識誰不想要?

 

最關鍵的是,這些課程目錄上的每一個主題都是經過了千錘百煉和市場測試,最終打磨出來的,每一個小點其實已經是一個成熟的選題,一定要多多參考。

 

站在高山上,你會看到更好的風景!

03

風格化

 

新媒體運營的風格化,與其說是一種內容思維,我覺得更是一種品牌思維,它給你提供了與其他帳號的競爭壁壘。

 

現在同類新媒體帳號越來越多,同質化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不僅僅是類別的同質化、還有選題的同質化、乃至內容的同質化、視覺的同質化。

 

但是,類別可以一樣,選題可以一樣,切入點可以一樣,帳號風格卻是很難一樣。一個差不多的公眾號,一篇差不多的文章,用戶為什麼選擇關注你,而不是別人?

 

你的風格就是很關鍵一個點。

 

一方面,是你自己人格化屬性,這是新媒體風格化的第一大要務。不用多說,把帳號打造出人樣來。

 

現在的讀者,特別是年輕化群體,除了內容對口,還特別重視是否是自己喜歡的風格類型,就像結交朋友一樣,他們會找自己談得來的人。

 

另一方面,是視覺上的風格化,從你的頭圖、頭部設置、尾部佈局、內容排版、色彩搭配等等每一個方面形成自己特有的風格,幾乎所有的大V也都這樣做了。

品牌認知和傳播屬於大眾心理學範疇,在用戶看你的帳號時,文字是需要轉化成語言進入大腦,而視覺則是直接傳達,能更快佔領用戶心智。

 

就像可口可樂的紅色,一直都是它品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值得慶倖的是,這種風格化的打造不需要你花費很多精力,一小點的變化也會帶來差異化,用心改變,一勞永逸。

04

互動化

 

最後,老賊說說新媒體的互動,今天不說別的,就談新媒體內容尾部可以運營的互動。

 

比如,曲瑋瑋有精彩故事徵集、新世相有晚禱時刻和留言互動、槽邊往事有禪定時刻、深夜發媸有話題討論、黑馬公社有上期精彩評論、蟬創意有各種無節操投票等等。

 

這些頭部帳號的互動,都是與自身定位或業務相匹配,也是用戶喜歡參與的。看起來很小的互動,不僅讓帳號動了起來,也是運營趨於成熟的表現。

 

想要和用戶關係更近一步,一定得互動,動不起來就拿獎勵刺激,慢慢建立起互動的氛圍,比如:

 

可以在結尾處每天一句走心的話;

可以每天一個互動話題有獎徵集;

可以每天專門放上一篇文章的最佳評論;

可以每天回答一個粉絲問得最多的問題(先徵集)

可以每天一個謎語/提問/猜圖等問題類互動,第二天公佈;

可以每天一句自己錄的簡短語音;

可以每天一句經典文案,附上作者;

可以每天徵集一個粉絲疑問,大家留言出謀劃策;

可以隔幾天徵集一下讀者故事,然後發佈;

甚至你都可以每天推薦一個核心粉絲的個人微信。

……

這些方法在推文結尾處都可以形成固定版塊,持續來玩。

 

我向很多人推薦過,不僅提高活躍度,還能增加粉絲關注的可能。甚至有的帳號每天尾部的互動反而成了亮點,就沖著這個才關注的。

 

互動不用多說,有時間一定要做。策劃不是問題,沒人參與不是問題,先動起來。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這種尾部的玩法和內容一定要和你本身定位或調性相符,不要八竿子打不到一瞥,適得其反!

 

好了,老賊4個觀點就說到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總之,我們在新媒體運營中一定要加入更具風格和特色的東西,固定欄目、系列化內容就是很好的切入點,一旦確定了玩法,就需要堅持風格,經常互動。沒有長期的堅持輸出,特色內容和風格是形成不了的。

 

不過,沒什麼東西是一直都有效,我們需要不斷去優化和反覆運算玩法,而且隨著新媒體的發展,你自己的內容策略也會發生變化,在不變中求變更顯得重要。

另外,一定要注意,任何一個動作的效果都是通過資料的變化來衡量,通過用戶感受、通過同行對比來反應的。沒有什麼動作是一定有非凡效果,只有測試過才知道!

 

所以,幹就對了!總是允許失敗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