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運營群裡經常有人討論,當接手一個新專案,如何制定一份可執行的專案運營統籌規劃?

以前我總是誤以為,這種層面的考慮,與己無關,是公司管理層和專案主導人應該考慮的事情。自從和幾個小夥伴一起獨立做項目後,幡然醒悟。這期間大家一起做過網站、自媒體、付費社群、小程式,專案雖然都已失敗而告終。但獨立做項目的好處在於,能逼迫一個人站在更遠一點的地方去思考問題。

以前寫運營規劃,僅僅根據上司指定的目標去寫,從來不曾想過為何要制定這樣的目標?不追本溯源,一下子就進入到執行層面,這其實相當不利於個人的後期發展。運營要想進階發展,一定要有大局觀,學習並深思如何制定一份可執行的專案運營統籌規劃,十分重要。

那麼一個新專案上線,該如何去做運營統籌規劃?個人覺得可以分成三步:全域規劃——維度分析——細微性執行。

一、全域規劃

任何一個專案如果缺少全域規劃,就意味著跳過戰略層面,直接進入戰術層面,這樣的話項目必敗無疑,古語有雲:不謀全域者,不足謀一隅。

那麼全域該如何做規劃?規劃全域時,需要以使用者視覺出發,把整個項目板塊羅列出來,然後將各個板塊進行連結。最近這段時間,團隊正在開發一款新的票務小程式,叫演票。以演票舉例,用戶從買票到售後流程如下:進入小程式——售前諮詢——下單——發貨——售後。

根據各個流程點出發,把其餘人員規劃進來。譬如:使用者是怎麼進入小程式的?涉及運營版塊的拉新、促活。客服遇到票務難題找誰洽談?涉及到資源對接的商務。商務是怎麼把資源談回來的?涉及到票務合作方。循序漸進,把整個票務小程式需要參與進來的版塊:使用者、小程式、客服、商務、運營、票務合作方、財務,連結起來,如下所示:

 

二、維度分析

當明瞭專案各版塊如何連結之後,接下來就思考連結時候會出現哪些問題,進入維度分析。維度分析,需要站在執行者角度,去進行規劃。還是以票務小程式為例,譬如:

站在運營角度,需要規劃:

  1. 如何進行用戶拉新、促活、留存?
  2. 小程式的banner位元、首頁、其他版塊多久更新一次?
  3. 如何選品上架?
  4. 距離演唱會還有多久進行上架?什麼時間節點下架?

站在商務角度,需要規劃:

  1. 如何接入更好的資源,拓寬商務資源管道,找到更多合作方?
  2. 如何根據供求行情,配合運營進行選品?
  3. 客服無法解決一些問題時,如何協助客服進行答疑?

維度分析需要盡可能細緻的把問題羅列出來,如果可以,最好是能與執行者一起商討,畢竟當事人更加明白自身的崗位和職責。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者和票務合作方不屬於公司能調配的資源,無需做過多分析,安排好協調人員即可。

 

三、細微性執行

 

維度分析把問題剖析出來,接下來就是進入到細微性執行了。細微性執行主要是解決問題,強調的是執行力。針對維度分析提出的問題,制定可落地實行的具體方案。譬如:

如何進行用戶拉新:

  1. 根據自身產品,做出人群定位分析
  2. 找出對應的人群主要分佈在哪些管道
  3. 查看可利用的資源,制定活動方案
  4. 結合產品、管道、資源,規劃出有哪些方法是能短期見效的,哪些是能細水長流的,制定出一份可執行的短、中、長期拉新規劃。

 

拉新這一塊,知易行難。該使用什麼方法進行拉新,拉新的管道和方法,零零總總,眾多而雜亂,拉新這個問題就不一一贅述了。

 

細微性執行多而細,需要強大的執行力。我見過一些團隊,他們經常規劃項目,有長遠理想,也有短期目標,善於做各種規劃,並且做得非常詳細。但一旦到達細微性執行這一步,卻永遠跟不上,或者執行兩天后,就因為各種理由或藉口而放棄。過一段時間,他們又會開始制訂新的計畫,然後又是草草收場,半途而廢,反復迴圈,可怕的是整個團隊還樂此不疲。

四、總結

 

這段時間一直再反思,為何自己做的專案都沒個成功的:

其一:自身大局觀不足,很多東西欠缺思考。

其二:維度分析不透徹,對遇到的難點認知不夠。

其三:缺乏執行力,執行時候吃了幾次苦,碰了幾次壁,或者是聽別人說了幾句建議,就難以為繼。

由此明白,全域規劃——維度分析——細微性執行,這三步哪個環節走得不好,都可能會導致項目失敗。缺少全域思維,維度分析就會雜亂無章,容易遺漏。缺少維度分析,細微性執行就會困難重重,甚至是無從下手。缺少細微性執行,所有的東西就會變紙上談兵,再美好的規劃,都是枉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