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說過去各品牌做新媒體是為追求流量、傳播和曝光,那近兩年大家更重視的是新媒體轉化、品效和賣貨。

精細化的內容運營,私域流量池的打造,成了更多品牌與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

那品牌應該如何打造性價比最高的內容,如何去運營自己的私域流量呢?

之前,看到@新榜研究院發佈了《2019內容產業半年度報告》,這個報告不管是對於品牌商,還是對於內容從業者,老賊覺得都非常有價值。

 

新榜特別基於2019年上半年觀察和研究,報告裡從全域行銷和私域運營兩個方面展開,為品牌解決品效合一的精細化流量獲取問題提供了建議。

大家在做品牌內容創作、行銷、運營時,完全可以學習和借鑒,細細去對比和思考一定能有所得,不信你自己看完。

這份《2019內容產業半年度報告》核心發現如下:

 

全域行銷

1、公眾號流量仍不可小覷,頭部帳號拿走大部分預算,中長尾流量自動化派單成本低至0.3-0.6/次曝光; 2、種草模式被驗證,直男亦是易感體質; 3、資訊流廣告市場超千億元,全流程優化可使轉化成本減少為原來的1/6 4、直播電商元年,紅利巨大,產品性價比比主播顏值更扛打

私域運營 1、搭建和運營私域流量,對所有企業都有必要,微信生態是當前的最優選擇; 2、私域運營不止個人號、客服號,要充分運用微信生態內的多種工具; 3、私域運營,本質是升級版的CRM,漲粉、內容、運營三管齊下,精細管理客流。

01

全域行銷

實現行銷的多元化和品效合一

做品牌行銷的都能感受得到,這兩年大家都開始省吃儉用了,行銷預算降低不說,效果意識也越來越強,品效合一“ROI”轉化率獲客成本等效果導向詞彙,被業內人士高頻提及。

對此,新榜總結出5種當前主流的品效合一行銷方式:

1、頭部公眾號:精品投放戰略,高品牌溢價

不管公眾號怎麼被唱衰,它還是重要的用戶高頻接觸管道。且不管頭部公眾號還是中長尾公眾號,仍然有大量的流量等待被挖掘。

內容高質、有辨識度、有死忠粉、不乏原創爆款、不斷自我反覆運算的頭部大號更受品牌方的青睞,特別是觸網較深的行業,以及有品宣剛需的成熟品牌。

 

2、中長尾公眾號:自動化的大規模投放,高性價比曝光

根據新榜大資料平臺監測,2019年上半年微信公眾號閱讀數在1萬以下的文章共計8226萬篇,占比超九成,產生的閱讀量達716億次,占到總閱讀量的50.2%

所以,公眾號中長尾流量仍然不可小覷,這些長尾公眾號很多流量價值並不差,且價格適中,最關鍵是投放預算低,操作比較靈活。

比較適合初期創業型企業。關鍵在於選號——篩選——測試——集中投放。

 

3、資訊流廣告:高速增長,數位元行銷與人工優化的結合

隨著今日頭條、抖音等演算法分發平臺的興起,用戶閱讀越來越多是沉浸在中的。

平臺基於使用者資料,在使用者沉浸的中插入與內容匹配的資訊流廣告,使用者對此的接受度超過50%

而做資訊流廣告,需要做人群定向、創意測試、落地頁A/B測等多種精細化運營,找到更加流量管道和投放創意。新榜報告顯示,全流程的優化後轉化成本可降至優化前的六分之一。

 

4、種草行銷:直男也易感,各品類風靡

種草行銷,其實就是用內容創造需求,以激發他人購買欲望,並用電商滿足供給。

從新榜調研資料看,近半線民被種草後會在頁面推薦的連結內完成購買 基於這種種草——拔草長鏈路內容行銷模式也越來越多的受到歡迎。

 

且除了美妝護膚、服裝鞋帽等偏女性品類,3C數碼、金融理財和汽車等偏男性消費品類的被種草比例均超過10%,種草行銷的易感人群甚至已經擴大到男性。

從用戶被種草的管道來看,短視頻效果最好,不僅願意花費的時間更多,且效果超過圖文種草效果的2倍!

 

5、直播電商:新風口,轉化的終極利器

2019年是直播電商元年,供需兩旺,城鄉無差異。

從使用者角度看,資料同樣令人欣喜,各層級地域的線民關注直播電商的比例均超過50%,三線及以下地域的轉化程度甚至更高,直播電商在需求端已做到城鄉無差異。

美妝護膚、服裝鞋帽等偏女性品類的直播電商,受關注度高,轉化效果可觀。偏男性的消費品類 3C數碼、金融理財類的轉化率也居於中高位。

在電商直播中, 線民對於主播並不存在絕對的忠誠,吸引用戶在直播間購買的因素裡,產品性價比占首位,因主播顏值/魅力而轉化的比例不足3

所以說,電商直播並不是像傳統直播靠臉吃飯,產品性價比比主播顏值更扛打

 

且電商直播更重視運營,帶貨必須在商品管理、內容策劃、直播控場、使用者維繫、資料複盤等支撐環節下更大的功夫,圍繞商品做專業化、流程化的運營。

 

02

私域運營

通過精細運作將流量沉澱到自己可掌控的管道

2019年上半年品牌行銷方面的熱詞,私域流量絕對是首選。所有人都在說,公域流量已經越來越艱難,要重視私域流量,運營私域流量儼然成為企業發展的利器。

 

私域的定義是,品牌或個人自主擁有的、可以自由控制、免費的、多次利用的流量。私域通常的呈現形式是個人微信號、微信群、小程式或自主APP

說得大白話一點,就是那群你可以反復騷擾,反復推銷安利的人。 私域流量的最高境界,就是一個有血肉、生活、感情的專家+好友。

傳統行銷是以大眾傳播的方式爭奪公域流量,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企業需要轉變行銷方式,建立私域流量空間,在自有流量池裡運營用戶、轉化價值。

報告指出,從用戶的獲客成本和可控性來看,企業官網不適合移動互聯網;APPDMP需要高額的開發成本和運營成本;微博、快手、抖音等平臺獲客成本低,但因為演算法分發邏輯,粉絲無法有效沉澱。

 

去中心化的微信生態,提供公眾號、小程式、群、個人號等多項功能,是目前企業運營私域流量的最優選擇

但新榜建議,不要把私域運營等同於做微信個人號, 要充分運用微信生態的多種工具。

 

一方面, 62.4%的用戶關注了企業的微信公眾號,個人號/客服號及社群的參與度不高,另外,微信對過度行銷的個人號長期保持打擊壓制態度,所以不可走入私域流量等於做微商、等於做個人號的誤區。

 

可以微信公眾號做內容中樞,小程式做產品服務場景切換,社群發動用戶互動,個人號/朋友圈實現深度種草,要充分使用,做私域流量的綜合搭建。

從獲客到沉澱到盤活,企業需要最做好漲粉、內容供給及精細化運營三方面的工作,非常類似運營們比較瞭解的AARRR模型。

 

比如某線上教育企業,在騰訊社交廣告平臺和中長尾公眾號投放巨額預算,為企業公眾號漲粉,將流量從公域引導進入企業私域流量池。

在企業私域流量池內,引導粉絲添加講師個人微信,通過公眾號推送、微信群、朋友圈精細化運營,快速轉化,實現營收的大幅增長。

 

在內容上, 新榜調研顯示,47%的使用者會因為企業公眾號長期不更新而取關,40.6%的使用者則會因為內容品質差而取關,沒有穩定優質的內容供給,企業私域

流量無法留住客戶,流失大於流入。

而在運營上,則需要建立目標使用者畫像,針對性運營,盤活私域流量。

總而言之,從公域行銷到私域運營,需要更多的嘗試和實踐。

相較於純粹的推廣行銷獲客,後端運營變得愈發重要。對於成熟品牌,依舊可投放優質大號;對於初創品牌,選擇中長尾新媒體號和資訊流廣告,性價比更多;同時種草模式和電商直播模式也是值得一試的行銷利器,全域行銷是品牌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及需求思考的。

多嘗試一下打造個人號+社群+小程式的私域流量,公域流量已經越來越艱難,別等到私域流量也被重點打擊了才緩過神來,又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