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255346-60632a47563b69e340ba593015fbd07a-1-480x300

 

 

 

讀前思考3秒:

好的作品都是怎麼做出來的?

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經常會碰到這樣的問題:這個方案是不是有效啊?萬一沒有效果怎麼辦?

行銷成功的變數太多,誰也無法百分百就保證一個想法出來就是絕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如果一個想法總是被質疑到連自己也不太相信了,這也是很可悲的情況。如果連自己都不敢確定是否有效,怎麼能夠讓企業相信你的方案呢?

另外,有些人的想法一提出來就大規模投入使用,最後發現方向錯了,錯誤的代價慘重,這也不是一種明智的做法。因為這樣的試錯的成本高,而且試錯的週期也長。

 

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在大投入之前就判斷出想法是否有效的方式呢?

市面上講的方法很多,但經過我們的多次實戰總結,怪獸先森認為最為有效的還是《精益創業》一書提出的“最小可用品”的方法思路。

這是什麼意思?

也就是說在一個想法進行大規模投入之前,要用低成本、快速就能測出這個想法或方向是否有錯的東西。這個東西可以是其中的一個實驗品,也可以是一個小範圍的測試。

比如我們之前在做一個餐廳霸王餐活動之前,都會用部分使用者來做流程測試,這樣儘量減少在真正開啟活動時的出錯率或測試這個想法是否適合這個餐廳和商圈。比如服務員的接待流程、前臺的話術等等。所以這個小範圍的測試就是“最小可用品”。

前段時間看到微信的張小龍演講說他們在發佈微信7.0版本之前,他們內部人員會首先使用一段時間,看是否習慣新的版本,然後再發佈給10億用戶。這也是“最小可用品”的思維方式。

 

甚至我看到有些身邊的朋友為了低成本驗證自己的產品是否有市場需求,他會利用淘寶眾籌或京東眾籌的平臺去當做最小可用品(看來有些人去做項目路演,也有這個功能)。

所以,在大投入之前,想提高自己想法的成功率,最好找到一個最小可用品去提前幫你驗證。

那怎麼找到這個“最小可用品”呢?

每個企業和行業的情況都不一樣,怪獸先森很難具體說到要用哪種方式去幫你找到這個“最小可用品”。但是怪獸先森推薦一種看似簡單但是很有效的思維方法給你,讓你更好地利用最小可用品的思維去低成本的驗證你的想法或方案是否有效。

具體做法是:假設-測試-優化。

 

也許有些學霸看到這裡會說,這個不就是我們中學生物或化學書裡常見的實驗步驟嘛。但是你問一下自己,你有好好的利用到行銷工作上嗎?就算用了,你有用好了嗎?

真正好的想法到最後被驗證有效,大部分都是遵循著“假設測試優化”這樣的步驟做出來的。因為這樣的方式更科學,試錯成本更低,符合我們找“最小可用品”的原則。

好了,下面具體說說怪獸先森常用且很多高手都在用的這個步驟,讓你的想法在大投入之前少走彎路。

1.假設

“假設”並不是猜測,這是基於真實資料和消費者行為的一種分析與推斷下的假設行為。

比如我們想要為一個門店進行拓客和加大宣傳,最後我們採用了“霸王餐活動”來實現,就是因為我們基於該門店的使用者和產品之間的關聯性等方面去做的一種假設——這個企業目前的情況和現在的商圈情況,很大概率適合這種行銷方案,這就是科學的假設行為,而不是胡亂的猜測。

之前怪獸先森碰到一個電商案例,發現用戶的流覽量和收藏量都很大,但是用戶下單轉化率很低。經過後臺的一些資料對比分析和使用者的行為(比如分析評論資訊、客戶回訪等)等資訊,排除了價格和產品品質等因素,我的假設判斷就是使用者對產品的保障、售後顧慮等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導致用戶最後猶豫而影響了下單率。

這些假設也不是胡亂的猜測,而是科學的假設。基於我的假設而給客戶制定出有效的方案。

最後我的假設是否正確,就需要接下來的測試。測試就要遵循“最小可用品”的原則——利用最短的時間週期、最少的犯錯成本去測試,來驗證這個假設下的想法或方案是否正確。

2.測試

測試不是正式投入,測試是用小的成本投入去更好地減少大投入後的試錯成本。

比如前面說的“霸王餐活動”,我們根據真實客觀的資訊做出假設和方案後,就需要去做一個測試,確保我們的大投入之前不走偏方向。如,我們會隨機去邀請部分使用者來體驗我們的活動,然後一整套流程走下來,我們就發現,這個想法的方向沒有錯,但是店內的服務人員的接待流程、出菜率、前臺話術等方面還存在問題。於是,經過這些測試,我們就發現了問題,然後接下來就是根據這些問題去優化好,最後再正式上活動。

前面說的電商案例也是如此,經過用不同的方式去做測試,最後發現是使用者因為對產品售後的退換貨等有顧慮,怕買了不合適退換很麻煩。所以根據這個測試結果,我們做出更好的優化,最後大力推出我們的解決方案。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人會說:這樣會不會很麻煩啊!

實際上,這樣才是最不麻煩的做法!

你想想,如果你的想法一想出來,沒有任何的測試驗證就大投入,最後發現方向不對,投入的資金、資源、時間等等都相當於付之東流——難道這個不是更大的麻煩嗎?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行銷活動都需要測試,但是大部分情況測試都不會是壞事。就連非常講時間效率的互聯網產品,上線之前都要內測和邀請部分使用者做測試,都是確保用戶的體驗和減少上線後的出錯率。

3.優化

利用”最小可用品”思維去做假設和測試後,本質也是為了發現問題。根據前面的測試結果去做優化,不斷去升級反覆運算自己的想法或產品。

怪獸先森前面也說了,很少有人能夠每次提出的想法都能絕對百分百正確,很多傑出的作品都是需要不斷試錯和優化後的結果,對於企業的行銷活動來說,更是如此。

比如我們根據前面的測試發現餐廳的霸王餐活動在服務員接待流程上等方面需要繼續改進,我們就會加大這方面的培訓和模擬練習等,直到確保這方面沒有問題後再正式上活動。

 

做電商也是,想要給用戶一定承諾的保障,就要在測試後的問題中去根據使用者回饋來不斷優化。比如多少天內退換貨免費,就要確保客服人員、物流合作等方面要比過去更優化。

如果你幻想一下子就做出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品,可能本文的方法不適合你。因為就算世界上最偉大的企業或產品,都是在不斷反覆運算優化中去進步成長而來的。

只是我們如何在利用更低的試錯成本去驗證我們的假設和想法,這是我們需要去學習的東西。

推薦閱讀:

80%失敗的行銷活動常犯的5條錯誤,你有犯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