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希歐多爾.李維特教授提出了“行銷短視症”的概念,他是這樣跟學生引述的,“顧客買一個能在牆上打孔的電鑽,他真正需要的是什麼?”如果你回答了顧客需要的是孔,那麼恭喜你成功避開了行銷短視,如果你回答了是電鑽,那麼你就要反思一下你為什麼會出現行銷短視的問題。
大部分行銷短視是因為企業並沒有真正明白客戶的“需求”和“欲望”的區別,因而導致犯下了致命的錯誤。行銷短視症輕則導致企業的沒落,重則帶來行業的衰退。從柯達到諾基亞,可以說都是深受其害的企業,因為缺乏深刻解讀消費者需求的能力,在一個領域裡堅持一成不變的產品生產,錯過了創新轉型的最佳時期,即使兩個企業是全球著名的品牌,時代進步的浪潮依舊沒有放過它。
市場行銷短視主要是由於企業不能真正發現自己的生產活動的領域和範圍,只把眼光局限在具體產品的生產和推廣上,也就是說缺乏全域觀。“坐井觀天”的狹隘會讓企業看不清市場發展的大方向,更別提搞明白消費者需求的真正內涵了。這種局限性最終阻礙企業的轉型和進創新,被消費者拋棄被市場淘汰,也是必然。
市場是充滿競爭的市場,如果企業管理者弄不清產業發展的規律,認為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市場上沒有可替代的競爭性產品,就非常容易出現行銷短視。
企業不僅要比顧客本身更瞭解顧客的同時,也要清晰的分辨出自己的競爭對手是不是真的就只有跟自己生產同類產品的企業。蒙牛的競爭對手真的只有伊利嗎?還是說整個乳製品行業甚至是飲料行業其實都是它的競爭者。
產品是行銷的基礎,但是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才是成功的行銷的基礎,到底該如何杜絕掉行銷短視症呢?首先,我們必須精准地瞭解消費者的表面需求,並挖掘潛在需求,然後審視公司自身的產品實力是否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如果能那就開展具體的產品分析和生產,如果不能考慮是要轉換消費群體的方向還是要轉化產品生產的方向。只有這種逆向回溯的方法,企業才能進行有效的創新,生產出的產品也更容易打開市場,獲取效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