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8122105430410-480x300

 

(一)從二合一洗浴劑說起——是否存在品類融合?

(二)為什麼會有品類融合?——“場景局限和凸顯創新

(三)如何用場景限制解釋現象並發現機會?

(四)如何區分品類融合、品類進化和品類分化?

(五)品類融合和品類功能融合的適用範圍及邊界

(六)探索品類融合規律,進一步發展定位理論

1

從二合一洗浴劑說起——是否存在品類融合?

出差時,你是否在酒店裡碰到過這種洗浴劑:

它把洗髮水、沐浴露融為一體,變成洗髮水沐浴露二合一

 

如果你用過,會發現它無論洗髮還是沐浴,都不如專用洗髮水和沐浴露,但問題是:

這種東西為什麼會存在呢?

甚至,更進一步:

這是什麼東西呢?(按照品牌三問,首先要回答:你是什麼?

對於這是什麼,有如下幾種常見回答:

1)這是洗髮水沐浴露二合一;(二合一是什麼品類?)

2)這是洗髮沐浴露;(聽著是否順?)

3)這是沐浴洗髮水;(聽著怎麼樣?)

4)這是二合一洗浴劑。(為什麼要用洗浴劑這樣的品類名?)

裡斯先生創造性地指出品類是商業界的物種,把品牌理論推進到品類時代。但在《品牌的起源》一書中,裡斯先生斷言品類像物種一樣不會融合,並對智慧手機、互動電視、互動汽車等各種融合產品做出論斷,而諸多論斷均未言中。

原因何在?

當理論不能解釋實踐時,不是實踐出了問題,而是理論需要發展和修訂。

在《升級定位24講》及其解讀中,馮衛東先生提出:

升級定位不提融合概念,只強調品類進化和分化。強勢品類低成本增加新功能,應視為進化,進化中存在試錯,增加新功能可能不成功,但也不應視為融合的失敗。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什麼時候增加什麼功能容易成功上。

《升級定位24講》對品類進化明確定義為:

品類進化就是品類的不斷完善,變得功能更強大、性能更穩定、使用更方便、性價比更高。

按照這一定義,馮衛東先生把強勢品類低成本增加新功能,納入品類進化範疇。

基於這一定義,現實世界是否存在如下特例:

兩個或多個強勢品類之間的功能融合?甚至以並不低的成本增加新功能?

回到某些酒店提供的洗髮水沐浴露二合一產品。洗髮水和沐浴露都是強勢品類,乍看難以判定二者哪個是強勢品類。它融合的兩個品類,看起來勢均力敵,以至無法歸入品類進化範疇。

二合一洗浴劑並非個案,在冷兵器史上,矛和戈是兩大強勢品類,它們融合在一起,產生了戟。

 

同樣,很難判斷矛和戈二者,誰代表強勢品類,誰在融合另一個弱勢品類。這一融合也沒有低成本增加新功能在矛上增加戈頭,在戈上增加矛頭,都不便宜——青銅矛戈頭在古代代價不菲,這些珍貴金屬被統稱為

戟也不是個案。快刀定位公關團隊上周在成都調研,急匆匆趕往機場,拿到登機牌後,想要品嘗成都小吃。

但成都小吃樣數眾多,如何嘗得過來?還好機場二樓有家小吃店,提供17種小吃的拼盤,每種小吃一小碟。

 

請問,在這個託盤裡,一根面、鐘水餃、豆花、涼皮等品類,誰是強勢品類,在融合哪個弱勢品類?這個品類能否命名為什錦抄手?顯然不足以概括。

或者,這是諸多強勢的成都小吃品類,用低配版融合成了一個整體?

我們可以謹慎得出這一推論:

即便按照更廣泛的、升級定位對品類進化的定義,上述的洗髮沐浴二合一、戟和什錦小吃都不接近品類進化範疇,它們更像是強勢品類的相互融合

強勢品類的相互融合,或許可作為更狹窄、也更嚴格的品類融合定義。

即便以更嚴格的定義來看,品類融合不僅存在,可能還相當廣泛(什錦可不少見)。

問題是:

為什麼會出現強勢品類之間的相互融合呢?在洗髮沐浴二合一、戟和什錦小吃的產生理由之間,存在什麼共性呢?

2

為什麼會有品類融合?——“場景局限和凸顯創新

顧客需求雖然是普遍規律,但是需求的表達,卻受局限條件的影響。上述三個融合案例中,顧客需求便受到了當時場景的場景局限

對洗髮沐浴二合一,其實際購買者是旅館老闆,所受局限是。二合一比單獨提供洗髮水和沐浴露便宜,還能節省後期維護的人工成本。

對於戟,其使用者是士兵,購買決策者是軍隊負責人。對士兵來說,如果戟不將矛和戈融為一體,士兵在戰場上就要帶一支矛和一支戈,而士兵攜帶武器的空間是有限的。對於軍隊負責人來說,製造一支矛和一支戈,要多用一根杆;而將二者融為一體,增加的成本或許有金屬熔鑄環節的變化;但從總成本角度考量,有增有減,或者降的更多——因為熔鑄的模具是一次性開發的,而製造成本和戰鬥力提升是持續收益。

對於成都什錦小吃,其購買者和使用者是我們,其主要局限是時間。第一,我們沒有時間一個店一個店地去吃各種小吃;第二,胃部容積是有限的,而消化腹內小吃、再吃更多小吃,需要更多時間。

無論是錢的限制,還是時間、空間限制,這些場景局限都降低了顧客的代價承受力,進而降低了對某些品類的性能需求。這些顧客需求受限的情況,為品類融合或品類功能融合創造了條件。

反之,如果去除場景局限,顧客不再需求受限,轉而變成需求充分表達,則顧客對品類功能的要求相應提升,進而有利於品類分化,而不利於品類融合或品類功能融合。

比如,在較低端酒店常見的洗髮沐浴二合一,在五星級飯店中就很罕見,甚至有的酒店不僅提供洗髮水、沐浴露、護髮素,還提供洗面乳、沐浴香皂等更多洗護品類。

經濟學基礎規律有價升量減,價格提高,需求量減少。對顧客需求來說,也存在正相關的性價關聯,即:願意且能夠付出的代價越高,對性能的需求就越高;願意且能夠付出的代價越低,對性能的需求就越低。

正是顧客需求預期中的性價關聯,為品類融合和品類功能融合,提供了廣泛的心理基礎。這裡的價,理解為代價,包括前文提及的金錢、時間和空間。

時間、空間和金錢的三類限制,降低了顧客對高性能的預期,提升了便捷、便攜和便宜三類需求的權重。

1)時間限制——提升便捷的權重;

2)空間限制——提升便攜的權重;

3)金錢限制——提升便宜的權重。

當然,激發品類融合或品類功能融合的,並非只有顧客需求,還有企業需求。

一方面,企業希望通過品類融合擴大市場規模;另一方面,對於創新品類來說,往往把它當做一種全新產品,起一個全新的品類名,而非當做現有品類進化版推出,更能贏得媒體關注,更能製造公關效應,更能提升該品類創新的價值預期。

比如說,對於SUV來說,是叫SUV,還是叫舒適版旅行車更有價值感?

再比如說,對於兩輪平衡車來說,是叫平衡車,還是叫橫向雙輪電動車(區別於常見的縱向雙輪電動車)更有價值感?

 

 

 

人性喜新厭舊,品類進化給人一種舊瓶裝新酒的感覺,而徹底換個新瓶子,往往(看起來)更為創新,因而(看起來)更有利於企業獲取更大的創新回報。

或許,這正是即便裡斯先生不斷激烈批評,企業家們也仍然熱衷於品類融合的內部原因。(大概率企業家們還會繼續熱衷下去。)

3

如何用場景限制解釋現象並發現機會?

基於性價關聯場景局限,品類融合不僅可以解釋裡斯先生在《品牌的起源》一書中的理論遺留——即為什麼屢遭否定的融合嘗試卻獲得現實成功,而且能指導我們發現品類融合、品類功能融合帶來的商業機會。

首先,裡斯先生提到的瑞士軍刀類產品(《品牌的起源》定律6 瑞士軍刀思維),其存在且適用的範圍是:戶外或旅行場景。

 

人們什麼時候更傾向於帶一把瑞士軍刀?是戶外運動,還是在家裡切菜?

而戶外運動的場景局限是什麼?——空間。我們無法攜帶各種專用物品登山;一把瑞士軍刀,能幫我們解決各種問題,至少能給我們解決各種問題的預期。

瑞士軍刀也不孤獨。戶外品類內諸多產品都是多功能的,融合了其他品類功能。比如戶外刀就常常融合指南針,帶火柴、火石,帶鋸齒,甚至還有的廠家把緊急包紮紗布放到戶外刀的刀把內。

其次,智慧手機的品類功能融合,主要解決了場景局限中的空間局限,其功能融合的邏輯,也可以視為沿著口袋”+“手持場景拓展的。

 

手機的攜帶場景主要是口袋,其使用場景主要是手持。那,智慧手機應該優先融合什麼功能?融合口袋鄰居們的功能。

智慧手機先後取代了口袋裡的卡片相機(非單反相機)、答錄機、播放機、手電筒,按這個邏輯來看,實屬當然。

智慧手機的品類功能融合,還集中體現在錢包的不斷替代上。智慧手機已經替代了錢包裡的紙幣、銀行卡、名片夾(甚至名片掃描器)、會員卡(這正是微信猛推的功能),還正在替代公交卡。如果不是智慧手機普遍個頭過大,其融入鐳射筆功能也不是問題。

所以,智慧手機的功能進化路線,有口袋路線(尤其是錢包路線)和手持路線兩大方向;而其攻城掠地,得益於解決了口袋空間的場景局限。

那如何運用場景局限,發現品類融合和品類功能融合的機會呢?

首先,要關注身邊的場景局限,尋找到顧客在場景中的不滿,並予以解決。

比如,對買海鮮的人,最好現買現吃,因此海鮮市場常常在附近發展出海鮮加工餐廳。海鮮就近加工,滿足了兩個局限條件:時間局限——盡可能新鮮現做;金錢局限——比去海鮮餐廳吃便宜。盒馬鮮生在生鮮超市基礎上,把買海鮮+煮海鮮+吃海鮮做成一站式消費,便能夠幫助顧客突破場景局限。

 

再比如,對於空間局限來說,常見空間如口袋、戶外、家庭、車、辦公室、書桌,都各有其局限性。

對於辦公桌書桌空間來說,桌上插線板上往往插孔空間有限,既要插檯燈、電腦、又要插手機充電器的USB口,是不是不夠用?因此,插線板融合USB口,用戶很容易接受。

其實還有另一個融合思路——用辦公桌消滅插線板,讓桌子可以直接充電,直接連USB。如能低成本實現,不排除傢俱品類融合、侵佔甚至局部消滅插線板品類的可能。

 

車上空間來說,局限更明顯。比如車載充電口往往不夠用。針對這個局限,不僅出現了一拖幾的充電口,而且車載充電器常見一個充電口引出一堆不同介面的充電線。

其他車上工具也如此。老何家領導為戶外越野,車上備一個緊急啟動電源,電源體積不小,如果僅能緊急啟動,顯然浪費空間。怎麼辦呢?電源廠家就融合了電筒、充電寶(巨型充電寶啊)的眾多功能,不僅可以啟動車,還能給手機甚至筆記型電腦充電。

 

再看家居領域。一線城市居住空間緊張,空間局限尤其突出。因此,多功能傢俱,折疊傢俱確有其存在必要。(不要根據品類分化來反對折疊床了。)

不僅如此,中國二胎潮來臨,孩子出生,室內空間更顯不足——孩子要住,爸媽要住,保姆要住,孩子還要活動場地……在這一背景下,提高空間利用率的室內改造服務新品類,正呼之欲出。

 

局限場景催生融合需求,常常伴隨一個表現:出現簡易套裝。

比如出差的時候,帶著旅行洗漱套裝,家用的螺絲刀,出現組合套裝。我們可以把什錦類食品,看作某種套裝形式。

一般來說,套裝內的單個產品,其功能都要弱于原品類的正常功能。但是,套裝既然出現,就說明有一部分顧客願意以較低代價,換取較低的平均品質——對這部分顧客而言,可能整體價值更重要。

比如,到北京出差的人,常常往回帶土特產。北京土特產的什錦果脯和稻香村什錦點心,便是典型的套裝,它們滿足了讓收禮者多吃幾種的需求。

其次,尋求有效的融合方向,可以沿局限場景展開。在局限場景中,對各相關品類及其功能進行展開,發現融合機會。

比如戶外刀的融合,就可選擇其他戶外用品品類,逐一分析將其整合進刀具的可能性。另外,戶外用品有個魔術方巾,基本是外出標配,一塊方巾融合了頭巾、面巾、束帶等數十、上百種使用方式,簡直是戶外用品融合冠軍

 

再看開酒瓶場景,用戶在開酒瓶時,場景中會有哪些品類?桌上可能有打火機,那能不能開發打火機開瓶器?用戶身上有鑰匙扣,那能不能開發鑰匙扣開瓶器?

 

——事實上,在我們根據融合邏輯推導出這兩個產品創意時,淘寶上已經有商家在賣了,而且銷量還不少。實踐再次給了品類融合理論有效驗證。

 

最後,可以用融合思考,用進化或分化表達,只要有利於創造顧客即可。

比如,當我們用融合規律,找到打火機開瓶器和鑰匙扣開瓶器的時候,是不是一定要用品類融合的方式,返祖描述到上一級品類,起一個融合式的品類名呢?如叫:餐桌一體機?(只說一體機,不說具體來源品類,常常讓人不知所云;)

不一定。

只要有利於創造顧客,用什麼方式起名字無所謂。相比不明就裡的餐桌一體機來說,火機開瓶器和開瓶器火機更合適。

那,究竟應該叫火機開瓶器還是開瓶器火機呢?

——答案是,選擇根最粗的根品類

開瓶器的市場大,還是火機市場大?開瓶器的使用頻率高,還是火機頻率高?

答案是火機。

所以,這個品類更有效的命名是:開瓶器火機。它可以通過進入餐飲原點管道,賣得比傳統火機貴一點,來打開原點市場。

4

如何區分品類融合、品類進化和品類分化

生物界以生殖隔離作為新物種形成的標誌。定位界借助這一概念,把認知隔離當做新品類形成的標誌。

然而,認知隔離能夠區分品類分化與品類進化,但不能區分品類分化和品類融合。品類融合,也常常體現出認知隔離的特點,比如戟就不被人們認作是矛。

那麼,究竟如何區分品類融合、品類進化和品類分化呢?

首先,如何區分品類進化與品類融合?

第一,品類融合常常體現出相比原品類的認知隔離,而品類進化沒有。品類融合的認知隔離,常常表現為難以用來源品類描述新生品類。

品類進化往往體現為明顯居於強勢地位的品類,對弱勢品類功能的整合,但品類融合沒有。因此,品類分化往往較容易用原有品類描述,比如智能手機、拍照智慧手機,可被認為是智慧手機的進化。

但我們既不會把戟認定是矛、戈,也不會輕易地把洗髮沐浴二合一認定是洗髮水或沐浴露,還不會把18種什錦小吃認定是一根面、紅油抄手。

第二,談到品類融合形成的新品類,人們常常要用返祖描述

比如,對18種小吃,你如何描述它?要返祖到其上一級品類——成都小吃,用什錦成都小吃的描述方式(實際上,店老闆起的名字是小吃薈萃。)

比如,對於洗髮沐浴二合一,我們要使用其上一級品類——洗浴劑或其他類似名詞來表達。

比如,對於戟,我們要使用其上一級品類——一種新的、能刺能勾能啄的長柄冷兵器來表達。

對於返祖描述,有時會體現為品牌主的自發行為。比如,馬雲對於新物種盒馬鮮生,並不用品類進化的方式描述為一站式海鮮超市,而是返祖到上一級、甚至上上一級品類——零售品類下,描述為新零售

對於索尼來說,他們並沒有把隨身聽命名為迷你答錄機,而是便攜播放機,其辦法是返回到答錄機的母品類——播放機。

對於汽車廠商來說,SUV並不命名為舒適性旅行車、多功能大空間轎車,或舒適型城市越野車,它回到了這個接近品類分化樹源頭的品類。

另外,對於非品類融合的、強勢品類融合弱勢品類功能的情況,或可稱之為品類功能融合以區分於本品類範圍的功能進化,如單反相機的鏡頭成像品質提高,有馬達對角速度和精度提高等進化形式。

其次,如何區分品類分化與品類融合?

相同點是,二者都能夠與老品類產生認知隔離;不同點是,品類分化往往以現有品類為母品類(或名根品類,意義一樣)。

而品類融合,則往往難以把融合來源認定為根品類,而需要通過返祖描述,回到上一級、甚至向上多級的品類,才能更好地描述。

第三,如何區分母品類新分化品類,和下級子品類的品類融合?

比如平衡車,平衡車是車這個高層級的母品類的新分化,還是某種品類進化、品類融合?

從品類進化或分化來看,可以把平衡車命名為:

橫向雙輪電動車(2輪版,沿著電動車進化);

站立式獨輪電動車(獨輪版,沿著電動車進化);

無板式電動滑板車(沿著滑板車進化或分化);

體感駕駛車(沿著有人駕駛、無人駕駛的駕駛方式維度進化或分化;)

……

平衡車廠商選擇了回到車這個母品類,從該品類主幹根部,重新進行分化。所以,可以視之為母品類新分化品類

和母品類新分化品類不同,融合品類帶有更濃厚的、融合來源品類的特徵,可以稱之為融合表徵

比如,平衡車身上,難以看見明顯的其他分化來源品類的特徵;而洗髮沐浴二合一身上,洗髮水和沐浴露的特徵很明顯,在戟身上,矛和戈的特徵十分明顯,在什錦成都小吃身上,18種小吃都很明顯。

通過融合表徵識別品類分化脈絡,猶如通過物種表徵識別物種演化脈絡。比如,海豚有肺、有乳腺,哺乳,這是識別海豚是哺乳動物的重要方式。

5

品類融合和品類功能融合的適用範圍及邊界

雖然本文重點探討品類融合及品類功能融合,但仍需要避免其濫用。尤其是,眾多企業家本已熱切推動品類融合,大家更應慎重。因此,我們需要謹慎界定品類融合及品類功能融合的適用邊界。

首先,應優先思考品類進化和品類分化,避免對品類融合的過度使用。

其次,應明確品類融合的適用範圍:

1)在場景局限的條件下,適用品類融合及品類功能融合思考;

2)在科技爆炸,導致品類重新進入高速發展期時,有可能更容易出現品類融合。在生物進化史早期,即大量存在物種融合現象。由於科技導致外部環境巨變,也能催生類似進化早期的外部環境——如互聯網、大資料技術帶來的變革,會加劇品類融合;

3)在生物進化領域,由於人類對基因技術的干預,會導致新物種、融合物種的出現。那人類是否可以編輯商業物種的基因代碼?有轉基因生物,是否會有轉基因商品?如有,怎麼編輯?

6

探索品類融合規律,進一步發展定位理論

總之,物種既會進化,也會分化,也可能融合。雖然在生物史上,融合並非物種發展主流,但並不意味著物種融合不存在。

同樣,商業物種——品類也存在品類融合和品類功能融合的情況,我們應該關注推動融合需求的場景局限以及技術創新,把握品類融合規律。這樣,我們便能從理論上,增加定位理論的解釋能力;從實踐上,預判並把握新物種的創造和投資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