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4年,行銷的8個趨勢和解題方法

 

還有大半個月,我們就將步入2024年。

站在今年的尾巴上回看:消費降級和性價比始終是主旋律,反觀到行銷,如芋艿在刀法峰會上提到的幾個關鍵字: 流量上漲 被逼降價  市場內卷 ,每一個詞背後,都代表著行銷的一重難題:

 

  • 平臺流量價格繼續水漲船高,對大部分品類來說,種草和投流效率也在不斷下降
  • 幾乎每個平臺都在逼品牌方降價:京東、淘寶、拼多多、抖音、盒馬……只能割定價權換取流量
  • 市場內卷不用多說,新消費們集體退潮,所謂的高淨值人群人群——寶媽、精緻女性、年輕白領們,都快不夠分了。

而大家熟悉的解題思路是—— 品效合一 ,也並不能有效救場。越來越多的品牌主發現: 直播吸幹了利潤,種草也難種出品牌 ——說實話,品效合一不過是舍品取效的遮羞布

現在,所謂各種合一的方法都在導向一個既定事實: roi越來越卡脖子。隨著流量內卷、人口紅利消失和消費力降級,難以找到突破口。而長期忽視品牌的結果:沒有積累起品牌認知和價值觀,不能長久,還容易翻車。

那麼,可行的辦法是什麼?

我們的回答是:

在長期經營品牌價值的前提下,把行銷線延伸到產品和使用者端,從人性尋找破劇點,並從時代的趨勢和變數裡找新的增量空間。

在此戰略下,我們從 產品、流量、品牌、人性 四個大板塊,對明年的行銷趨勢做出判斷和對應行銷策略和方法建議,供各大家參考:

產品

“錯層性價比”和“新物種平替”

搜索型產品和體驗型產品並重

流量

淘京直播、抖音搜索、小紅書閉環

短視頻種草:品質短劇成為新載體

品牌

品牌主旋律:釋放善意

品牌發力點:共同成長

用戶

消費市場的機會人群:三“無”人群

反消費主義的“智性美“和”窮開心“

一、“錯層性價比”和“多功能平替”

這幾年,整個市場行銷的主旋律都是:降價。

  • 主動降價或堅持低價的一路高歌猛進——喜茶、盒馬、拼多多、薩莉亞、各家零食折扣店等
  • 降價晚了的慌忙跟上唯恐失去份額——淘寶、京東、山姆等
  • 在細分行業,8.89.9的咖啡殺死了眾多精品咖啡店,299的詞典筆橫掃老牌玩家……

然而,在主旋律裡也有不同的音符蹦出:有一些產品看起來並不低,但也因為“性價比“而得到追捧。原因是”便宜的主觀感知“,而這一感知,來自于用戶心理帳戶騰挪:

第一個例子盒馬的Premier黑標店,主打高端尖貨產品——來自澳洲的Coles 8小時石烤麵包、好萊塢明星同款的Sugarfina糖果、鮮活大連海膽現開現吃、新出道的貓山王榴槤千層等。很有意思,他們的口號是 “高貴不貴” ,什麼叫不貴?跟一般超市比當然是貴。但盒馬重新“打造”了性價比的參考系:烘培麵包,對比上海的小眾烘培店的高價甜點;進口海鮮,對比日料店裡的生鮮料理……這樣,原本有能力消費後者的,也會被顯而易見地價廉物美所吸引。這就是錯層性價比的第一種類型:原來不屬於同一類型,在某個價值點上也能對比性價比。

第二個來自jelly cat熱潮。Jellycat原本是安撫小朋友的毛絨玩偶:長相可愛,皮毛柔軟。現在,年輕人們流行起來養jelly cat,把它們當成寵物來玩“養成遊戲”。背後是治癒和安撫自己的需求。但別忘了,在毛絨玩偶的品類裡,jellycat可不便宜,基本都要百元以上。但對比養寵物,無論所付出的成本還是耗費的心力成本,都要明顯“更划算”。這又是一個“錯層性價比”的類型,因為服務物件和使用形式的改變,而被賦予更高的價值。

第三個例子是我們都熟悉的lululemon,隨著輕戶外活動和citywalk的流行,它逐漸成為中產替代輕奢和潮牌們的新選擇,比大幾千上萬的價格更友好,還更加有鬆弛感和運動的隨意性。

總結一下,錯層性價比的三種模式:

第一:回歸到底層價值對比

第二:改變原有目標人群以及對應的價值供給

第三:隨著社會流行風尚的變化,某些產品成為新偏好

對於第一點,要求我們尋找相同本質的更高錨點;第二點,通過洞察“使用者如何使用產品解決任務”,找到新的用戶人群和價值點;第三點,緊跟追隨或主動引導文化潮流趨勢,例如對當代年輕人對鬆弛、退路、自由的追求。

而另一種“看起來更便宜“的方式,則是”多功能平替“,也就是一個產品可延展的平替能力越豐富,越能在市場內卷的時期獲得機會。例如薩莉亞,在不同時段“扮演”不同角色:正餐是西餐店平替,下午是咖啡店的平替(飲料只要8元一杯,還可以續杯);晚上還賣酒,又是小酒館的平替。閨蜜機的邏輯也是如此,能扮演平板、電視機、健身鏡、高品質音箱等貴價家電的平替。

注意, 在這裡的平替,是單純橫向價值對比單一對標產品,都有性價比(閨蜜機VS健身鏡),而不是一堆功能堆砌,說總價有優勢 ——可別認為消費者好糊弄。因此,在產品階段,得“既要又要”,既要找到產品的功能延展空間,又要找到每一個維度的對標參考座標。

從我們的判斷來看,隨著消費者獲取商品資訊的能力越來越強,以及更開放成熟的消費心態,無論產品擁有 “錯層性價比 還是 多功能平替” ,都會在2024年都有更大的吸引力,甚至溢價能力。‍‍‍‍‍‍‍‍‍‍‍‍‍‍‍‍‍‍‍‍‍‍‍‍‍‍

二、搜索型產品和體驗型產品並重

在芋艿 《人人都需要學一點行銷心理學》 課程裡,重點介紹過搜索型產品和體驗型產品兩種類型:

前者針對用戶的顯性問題,對應提供解決方案;後者則是在體驗中緩解用戶的苦悶心情(自己都可能並未察覺)。

從流量獲取來看,前者主要承接品類需求,搜索和定向的流量獲取方式;後者主要是內容場景體驗來獲客,給予用戶代入感來傳達“緩解內心苦悶”的感知。

對企業來說,面對供給側和流量價格都水漲船高的局面, 同時佈局搜索和體驗型產品,是達成份額+利潤雙重目標的典型路徑,不少品牌都在佈局

最典型就是連鎖咖啡品牌,美式、拿鐵做10元以內的低價滿足剛性需求(搜索型,滿足提神作用),瘋狂創新聯名打爆款滿足社交需求(體驗型,緊跟話題的社交需要),順便把價格做高。便利店也開始往這個方向轉型,羅森、711、全家,不僅要把自己承接便利購買需求的基本盤做好,也越來越卷自營產品高頻上新和各色聯名,滿足年輕人對新奇感的探索需求。

 

企業在佈局搜索型和體驗型產品的時候, 為保證整個鏈路的成本最優,要麼供給側應該是同一原料或同一核心技術, 比如閨蜜機和學習機,都是小度的AI多模對話能力, 要麼就是人群是同一類人的不同需求, 比如年輕人對咖啡、對便利店,都有解決問題和獲得體驗的雙重需求。

而在另一端,搜索型產品和體驗型產品, 從品牌定位、產品賣點包裝到使用者溝通、行銷策略又應該是完全不同的

三、淘京直播、抖音搜索、小紅書閉環

淘寶直播、抖音看後搜和小紅書閉環電商 是芋艿認為在2024年,流量側最值得重視和發力的三個平臺。

1、淘寶直播

今年是淘寶店播的爆發元年。從“售前顧問”角色已經成功向“經營工具”轉化。也是今年雙十一為數不多的資料亮點:在11.110點之前,淘寶已經產生的58個破億直播間中,有38個是店播,占比接近六成。

對淘寶而言,店播是篤定且大力押注的戰場。

第一,和淘寶大力推動的低價策略高相關:商家要做好店播,拿到平臺的優質流量,必須對應做好店播的福利、優惠政策,給出和抖音對標的價格政策。因此,對消費者而言,更容易形成 淘寶直播也很便宜 ”的印象和心智。

第二,相對于達播,店播更容易發揮淘寶在電商私域方面的優勢,不僅能幫助商家精准獲客,還能順理成章地轉化為店鋪會員,形成留存複購。

談到直播,順便就再說下抖音自播。我們認為,“自播達播化”是店家突破流量內卷平瓶頸的方法:純靠打折難以維持(淘寶、京東一樣要求折扣)、平臺對直播內容品質的考核加碼。ZaraT臺式直播做了一個打樣(在成本控制、可持續性上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但後續一定會出現更多可看性強、自成風格的直播間。

 

2、抖音搜索

很多行銷大V,去年年底就開始為抖音貨架電商月臺,但說實話,從我們的今年實操體感而言,表現平平。【搜索+購買】的心智,並沒有那麼容易進行遷移。

早在今年年中,就有商家對媒體回饋:

“失去直播和短視頻場景,使用者很難直接通過商城和店鋪進行成交,這使得無法撬動自然流量,最終整體的增長效果並不明顯。”

此外,通過搜索而來的商城的用戶,有很強的比價心理,會搜索 購買更便宜的同款產品,也促使商家們在價格上進一步內卷,擠兌彼此的生存空間。

然而,在對明年的預測裡,芋艿仍然把抖音搜索放在流量的紅利池,原因在於,抖音平臺今年向品牌推廣的 【看後搜 (看完短視頻,通過品牌設置的小藍詞,點擊搜索觸達商品或品牌主頁或者是其他相關內容)經過產品化打磨,還是有一定的爆發潛力。

看完短視頻後,小藍詞引導用戶主動搜索,這一鏈路不僅相對連結或直播間更自然友好(很多使用者對掛車視頻已經免疫,流量越來越難看),而從品牌角度,種草興趣的量化指標也更加明確,還能把商品卡的權重提升,且積累用戶高意願的精確量化資料。

明年,抖音將發力各類娛樂內容,「看後搜」結合植入場景,可以更加豐富和延展性,比如“**同款”、“**平替”或者更有趣的表達方式。

3、小紅書閉環電商

小紅書經過這一年的探索,無論是濃墨重彩的買手店直播,還是暗自發力的店鋪閉環電商(筆記+直播帶貨),表現都不錯,探索初見成效。小紅書用戶是有一定特殊性的,相對于價格敏感人群,更看重產品的品質,也更有對人設的忠實和粘性。因此,尤其對非標品、相對高價產品、虛擬商品、本地生活服務等品類而言,在小紅書平臺的閉環行銷效率可能更高。

根據我們的經驗,小紅書閉環電商的發力點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還是內容能力,好的內容能長效(甚至好幾個月)有帶貨能力,無論自建帳號還是投放達人,內容是重中之重。而這兩者,自建帳號的意義更重要,因為能和用戶建立長線信任,不斷增強轉化砝碼;

第二是平臺政策,小紅書平臺和商家溝通的介面還是比較友好的,可抓住平臺政策的傾斜方向,比如店鋪直播、節點類活動IP等,能獲得不錯的流量扶持。另外根據我們的初步探索(還待驗證),相對於廣告資訊流,電商後臺的流量投放效率更高。‍‍‍‍‍‍‍‍

‍‍、短視頻種草:品質短劇成為新載體

早在2022年的時候,芋艿就曾提醒品牌方和合作夥伴,要提前關注和佈局短劇:

而在今年年初,我們也與短劇女王姜十七合作,當時性價比很高,當時效果確實不錯。

今年短劇瘋狂爆發,包括愛優騰平臺短劇、抖音品質短劇和小程式短劇。其中抖音品質短劇,是我們認為最合適品牌合作的一類形式——品相更好、有一定帳號的IP權重積累、人群資產沉澱,並能夠和後續商業鏈路掛鉤。

黑牛影記認為:種草劇的作用約等於“星圖達人”,都是為了把機會人群轉為“A3人群(種草人群),從而可以把這波人群圈選,用投放的方式高效觸達,導流進直播間,完成收割形成轉化閉環。 因此,從需求來看,種草劇不是品牌方新行銷預算的增加,而是原有種草預算的騰挪。

而我們認為,同作為短視頻內容行銷的方式, 相對星圖達人合作,短劇種草還是有更大的心智複利優勢 星圖達人種草,一般是一次性合作,同一個IP沒辦法多次累積達到重複影響的效果。然而,短劇可以做到——類似綜藝欄目或者電視劇集植入廣告的效果,且可定制性更強。

在這裡,也要提醒品牌方,現在短劇品質、製作能力、商業化能力都良莠不齊,而頭部IP價格確實不低。 因此,可以考慮用選團隊的方式來選劇(而非如星圖達人的選號邏輯) ——因為短劇行業流動性很強(比如前咪蒙團隊的骨幹,已從銀色大地離開自己創業),而爆款的幾率更依賴內容而非粉絲,因此,品牌可採取“追團隊而非追IP”的方式,甚至指定優秀的編劇合作,從而在控制風險、降低成本的同時,增加爆款幾率。

五、品牌主旋律:釋放善意

歷數今年在品牌層面獲得認可和好感的品牌,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字是:善意。

白象持續對殘障人士的關懷並付之於行動;胖東來把“培養員工健全的人格”寫在企業價值觀裡,並在工資分紅、日常管理等貫徹執行,一封嚴謹的調查報告更能體現背後的關懷。

經過幾年疫情,且當下仍處於巨大的不確定中,人們的內心是非常敏感的,而“善意“正是承托這份敏感的寬厚手掌。

關於品牌善意的釋放,第一原則一定是由內而外的,從品牌價值觀的構建到組織內貫徹再到對外的行動。而在品牌價值塑造上,可重點考慮三個層面:

第一層,是面向員工的善意。同為打工人,越來越多人篤行,對自家員工好是成為“好公司”的必備條件。老鄉雞的爆火,正是從董事長手撕員工辭職信開始。

第二層,是面向消費者和用戶釋放善意。例如蜂花,不僅提供實惠低價的產品,還把消費者當自己人,坦率真誠。

提醒:對服務型企業,要特別注意員工和用戶之間的微妙平衡關係,比如最近引發爭議的海底撈——“逼迫”全體員工跳科目三去滿足客戶需求,雖是寵愛用戶,也隱含了欺壓員工的道德風險。

第三是面向社會的善意,即超越企業自身利益相關方,關注當下人類社會的共同命題,主動提供解決方案。

目前最優路徑應該是:

企業應該以發起人的身份,在自行自踐的基礎上,或以平臺和資源提供方的身份,或以構建社區和組織的方式,最廣泛地召集員工、用戶和合作夥伴參與,不僅能讓品牌價值觀更有穿透和凝聚力,也能撬動口碑和傳播最大化——巴塔哥尼亞(地球保護)、珀萊雅(反校園暴力)等都是很好的示範。

‍‍、品牌發力點:共同成長

芋艿的文章有提到:在今年,精神股東火了:無論是初創期的品牌還是個人IP,都在以一種尋求和目標使用者溝通成長的方式,來獲得支援,甚至切實可依的幫助。

精神股東們願意和品牌共同成長,背後是歸屬感和重建信心。前者好理解,後者是在超越個體既定的價值評估體系之外(公司、學校等),給自身能力、想法獲得一個可驗證的“實驗場“,如果在幫助品牌成長的過程中,想法被採納、甚至驗證成功,對於自身是一個巨大的激勵,甚至幫助重拾信心。

那麼,品牌該如何設計和使用者溝通成長的路徑?

我們把整個路徑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後援團模式

01的成長歷程中,品牌和粉絲、早期用戶的關係,有點類似養成偶像的成長初期:雙方之間有通暢的交流通道,可以就各種問題就行交流、求助、意見徵詢和回饋回饋等。

當然,這也是彼此感受最好、最舒服的一種狀態:

1、品牌方的需求是最明確的,比如需要提供**建議或者**幫助;

2、雙方更以一種平等的姿態進行交流;

3、粉絲和用戶更容易得到來自品牌的直接回饋。

第二個階段:運營活動IP

在這個階段,共同成長的情景開始複雜化:一對一、一對多的溝通模式都面臨著挑戰,品牌也無法和用戶進行個性化的交流。因此,要把共同成長的屬性沉澱在私域和自有陣地,必須打造“可參與”的固定通道,我們建議,以IP活動的方式運作。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是跳海酒館。它在最早期就是靠著忠實粉絲和社群發展起來,包括共同經營酒館等。但是後期越做越大,就必須把固定的運營方式IP化:

1)新店直播:在新店啟動的時候會全程直播過程;並做用戶徵集,包括怎麼裝修、擺設選哪些等。

2)開放招聘:就是把打酒師的機會給到每個用戶,讓他們可以用兼職的方式體驗做酒館老闆。

3)個人策劃:定期邀請用戶利用酒館場地自己策劃活動,比如個人作品展、競賽遊戲、社交派對等。

第三個階段:分區管理

在這個階段,用戶和粉絲已經很多,無論是後援團還是運營IP都難以有效承接。這個時候,就需要根據不同使用者的屬性、融入度進行分區管理,從淺到深的參與度,都能感受到共同成長的愉悅,從而持續成為品牌人群。

比如麥當勞,它在不同平臺,佈局不同的策略邀請用戶“共同成長”:

在微博,邀請麥門粉絲各種玩梗;

在小紅書,邀請鐵粉們積極創造,為麥當勞發各種短平快的“朋友圈”;

B站,up主們作為“喜歡麥當勞的kol”,進行深度體驗和分享;

……

分區管理既可以針對不同社交平臺來設計,也可以根據會員體系來佈局,關鍵是要建立緊密而順暢的溝通模式,並為使用者提供不同程度的情緒價值和參與感,讓“成長”屬性持續延續。

‍‍、新消費機會人群:三“無”人群

在今年,一個確定的走向是,新中產的溢價消費能力正在變弱,並與基本盤的大眾人群開始交融。在這個大背景下,不少品牌更精細化地切割目標人群,尋找潛在增量的機會——有可能貢獻高利潤的人群。

根據簡愛聯合創始人劉睿之的分類,從人口結構來看,目前的新機會人群主要是“三無人群“ 沒有工作的畢業生、不戀不婚不育的打工人、沒有孫子帶的銀髮族

這三類人群的共同點在於,在精力和消費力層面,有一定富餘量:時間沒有被占滿,有探索新消費場景的意願,而必選消費支出少,有非剛性支出的空間。

而相比前兩類人群(對花錢和支出還是比較敏感),芋艿認為, 沒有孫子帶的銀髮族或者說是新活力長者(50-60+,身體活力好),是其中最有潛力的消費人群 他們的財富積累相對厚實,心態相比上一代更加開放,對於自身的補償性消費有動機,更生動地描繪,是“興致勃勃地擁抱新事物和滿足自我的一群人”。從拼團到直播,加上疫情期間的“網購培訓“,對各類線上玩法也越來越熟悉和主動。

在這裡,品牌方可以重點關注兩個方面:

其一,豐富產品或服務類型,新活力長者的需求更加豐富和多元化,除了健康和醫療保健,還有知識、娛樂、旅行、社交等等,目前仍處於供給需求不平衡的局面,使用者迫切期待更多產品和服務。

其二,溝通模式創新,新活力長者們,並不希望自己和“老“輕易劃上等號,事實上,他們的精力、活力甚至學習能力,並不輸年輕人。而以往的粗暴分類,把50+60+以上一股腦地定義為老年產品,和他們的自我定位存在巨大的鴻溝,也意味著具有潛在的空白機會帶:如果品牌能夠洞察這份敏感的心思,並在賣點傳遞、溝通方式中進行改變和調整,能極大提升現有產品服務的吸引力。

‍‍、反消費主義的“智性美”和“窮開心”

大家對消費主義和品牌套路越來越敏感,尤其年輕人在消費上更加“精進”,反消費主義的呼聲和行動也水漲船高。值得注意的是,和“一塊錢掰成幾塊花”的節約套路不同。這一代人面對著收縮消費減少開支精打細算的命題,處處流露“智性的優雅“和”充滿趣味的探索方式“。

  • 選擇自己做飯而減少外賣、外食開支,但烹飪的儀式感和精緻感不能少;比有一位月薪5000元的朋友,發起#10塊錢做一頓飯#的挑戰,雖然錢少,但做出來賣相很不錯,引來了10+粉絲的圍觀;
  • 再比如,專門針對“old money”、“new money”,大家自創了一種“沒錢風”穿搭,成為一種潮流趨勢;
  • 用“精緻摳“的方式,把計算開支、尋找優惠、DIY動手作為日常經營生活的樂趣,既能遊刃有餘找到最佳消費選擇,又能展示自己的智慧。
  • “假裝存錢法“,即假裝自己有一些特別的存錢開支,比如養一隻貓、懷孕、開一個蛋糕店等等。按照對應需要的開支,把錢一筆筆存起來,不僅有意思好堅持,而且開了腦洞還能啟發真正的靈感,並創造有意思的傳播素材。

這些充滿智慧、腦洞和靈感的做法,也能給到品牌不少啟示:

是粗暴地打折,還是抓住“智慧”、“趣味”的心態趨勢,讓折扣和低價變得更有意思?比如,用“幫助用戶虛構存錢”的方式,去打折或提供老用戶積分福利;推出“沒錢風”的系列包裝單品,主打有趣又划算;和有趣的省錢達人們合作,共創對有意思的內容或發起活動。

在這裡,有沒有風水輪流轉的熟悉感,想到多年前的全聯經濟美學:省錢可以,但絕不能庸俗和計較,美、智性、靈感和想像力,才能讓這件事擁有合理性和魅力。

彩蛋‍‍‍

最後,補一個彩蛋。談及今年現象級火爆的情景,很多都離不開線下:淄博燒烤、各地爆火的演唱會、夜市和社區小店、citywalk、各種零食節、麵包節等。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線上上,人們往往理性清醒貨比三家,但線上下往往頭腦發熱馬上掏錢。 原因是,場景的融入感和感染力,足以激發更強的興趣、意願和動力——情感大腦比理性大腦更有控制力 ‍‍‍‍‍‍‍‍‍‍‍‍‍‍‍‍‍‍‍‍‍‍‍

對品牌而言,線下場景行銷,更容易成為變現池或是利潤池。而在其中,低成本運作、批量可複製性的商業模式是至關重要的。在具體做法上,場地經營、多方合作、IP綁定等路徑,比單一打造爆款創意或事件,更有實際可行性。‍‍‍‍‍‍‍‍‍‍‍‍‍‍‍‍‍‍‍‍‍‍‍‍‍‍‍‍‍‍‍‍‍‍‍‍‍‍‍‍‍‍‍‍‍‍‍‍‍‍‍‍‍‍‍

這個彩蛋我們也正在親自實踐中,請大家持續關注~~

最後的最後,還是那句話,所有的商業機會,背後都是人性。

在流量精耕細作的今天,我們可以按照標籤、特徵和行為定位到任何一個用戶,而ta能否成為你的用戶,關鍵就在於我們是否可以準確洞察人心,並基於人心設計方案。‍‍‍‍‍‍

這不僅僅是內容行銷或者投流素材需要注意的,而應該貫穿在產品、管道、使用者溝通的全聯路環節,這也是今年我們要打造這門課—— 《人人都應該學一點行銷心理學》 的原因 ,這個名字看起來好像有點簡單,但內容依舊是體系化的,並在每一節課裡,都提供基於人性的行銷方法和具體案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