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換道超車,新能源汽車,正在重新定義“高端”

 

不是“BBA”買不起,而是“國產車越”來越爭氣

1226日下午兩點半,問界M9召開了發佈會,餘承東喊著“1000萬內最好SUV”的口號,宣佈了46.98萬的最低價,差不多比最高配的奧迪Q5貴了5萬塊。

可能很多朋友會覺得,花50萬買個電動車,真的值麼?

但消費者卻用訂單告訴了我們,確實有人覺得這錢花得值,而且這群人還不少。

發佈會當天,餘承東便表示,問界M9的“盲訂”訂單已經達到了5.4萬輛,網上有消息稱,發佈會結束當晚,各地門店的訂單也超過了1.5萬輛。

大家現在擔心的,根本不是問界M9能不能賣出去,而是年前究竟能交付多少台。

1228日,小米家的第一輛汽車“米時捷”小米SU7也即將閃亮登場,從官方此前透露的口風,以及各路車媒的預測來看,這輛車的定價大致在20-30萬左右,甚至極有可能沖高30+

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自打今年以來,國產新能源車賣的是越來越貴了。

在此前的920日,仰望U8發佈,更是一舉讓國產新能源車邁入了“百萬豪車俱樂部”的大門,品牌調性直接對標路虎攬勝、奧迪Q8,賓士GLS這些經典高端SUV

而這一切的信號都在印證著,我國新能源車的“品牌升級浪潮”,真的要來了。

隨著“新能源”的持續普及,國內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徹底改變了,從“燃油時代”向“電力時代”的過渡中,“電”的加入,正在從底層上改變人們對於汽車的認知,並將重新定義汽車與人的關係。而車企在中高端市場的佈局,或將成為一個全新的突破口。

國產汽車,正在“換道超車”。

1.中高端品牌建設,為何成了主流戰略?

從理論上來講,任何產業的品牌升級節點,都往往伴隨著產業大環境的改變。

首先,是生產技藝變得更加成熟,亦或是完成了核心技術的突破,給產品提供了技術溢價的可能性;其次,就是隨著市場端的不斷成熟,在中高端用戶的持續擴容下,帶來了更加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那麼回到我國的新能源車產業,目前能滿足以上兩點要求麼?從大環境上來看,“內卷”依舊是主旋律。

在某場採訪中,何小鵬的直言不諱的說:“我們正從死人堆裡往外爬。”

2017年,國產新能源品牌有足足300多家,但經過了5年篩選以後,如今只剩下了不到50家。

雖然人人都在痛恨“內卷”,但我們也必須承認,“內卷”的背後,其實代表著“效率”。

在過去5年裡,隨著大量“劣幣”被市場淘汰,伴隨著產業資源愈發集中,車輛的核心技術也迎來了大量突破,如用戶最關心的續航問題、充電問題,以及顛覆用車體驗方面的“智慧化”突破,都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革新。

但在一片欣欣向榮的大環境下,車企尷尬的點依舊存在,那就是賺錢依然比較難。

在“內卷”大環境下,“價格戰”依舊是主旋律,隨著“國補”退出歷史舞臺,自打2023年以來,國內共上演了三波“價格戰”,幾乎從年初打到了年尾。

處於紅海市場的末端,其實車企都很尷尬,在規模效益的“飛輪”轉起來之前,車企究竟該如何突破利潤桎梏,對中高端市場的佈局,成為了車企突圍的一個方向。   

但面對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定價,也有不少消費者表示了質疑,前期這麼大規模的投入,萬一最後市場反響不好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多個角度去分析。

其一,從市場層面出發,我國新能源車的市場基本面是否支援中高端品牌建設?或者換句更實際的話來說,五六十萬的定價,市場真的會買單麼?

其二,從產品力的角度出發,這些“高價車”的產品力到底“能不能打”?對比于傳統燃油車,高端新能源的核心優勢究竟在哪?

其三,從品牌價值來看,用戶購買高端車型,除車輛本身的實用性外,其實還有一層“身份標籤”的曖昧訴求在裡面,那麼國產新能源溢價的背後,能否給用戶帶來相似的“身份價值”?

在解答這三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2023年我國新能源車的市場基本面。

據中汽協資料顯示,20231-10月份我國新能源車銷量累計達720萬台,同比增長了38.4%。平安證券研報預測,2023年全年新能源銷量有望超過900萬台。

客觀來說,這項預測還是比較理性的,畢竟每年四季度是各車企衝刺的關鍵節點,如數據預測準確,那麼今年整體銷量可以比去年多出200萬台左右。

這份答卷很優秀,但依舊卻解答不了我們的問題,要想搞清楚中高端品牌路線能不能行得通,還得去看各定價區間的銷量情況。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30-40萬的定價區間,竟成為了我國新能源車銷量增長的“主力軍”。

中汽協資料顯示,2023年前10個月,10-20萬的定價區間銷量達到了309.7萬台,依舊占大頭,占到了本年度前10個月整體銷量的43%

但與此同時,30-40萬定價區間竟也成為了銷量的又一增長主力,前10個月銷量共計達到152.9萬台,同比增長了80%,占到了前10個月整體銷量的21.2%

坦白來講,當時我看到這組資料的時候,也是有些恍惚的,但客觀的資料確實在告訴我們一個事實,同樣這也成為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從終端市場回饋來看,我國存在一批願意為中高端新能源車付費的使用者,而且規模和增速並不慢。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來了,這些車的定價憑什麼這麼高?以及花這麼高的“溢價”去購買一輛電車,真的“物超所值”麼?

2.技術指導定價,是“換道超車”的底氣

在討論價格“高不高”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一個基本事實:在不同的產業階段下,產品力在改變,定價自然也會改變。   

從最初的“四個輪子一個電池”,到現在的“智慧操控多點開花”,新能源車產業的定價,也已經從“上線速度指導定價”過渡到了“核心技術指導定價”。

似乎在大眾的認知裡面,國產電車就應該廉價,就不能去走高端路線,可以“降降降”,但決不能“漲漲漲”。

這種錯誤的市場認知,其實跟特斯拉的存在有很大的關係。

在新能源車市場最火的這幾年,特斯拉作為行業頭部品牌,Model 332.8萬降到了23.9萬,Model Y34萬降到了26.6萬。在特斯拉的品牌力影響下,帶給了消費者一種錯誤的市場認知:特斯拉都越賣越便宜了,憑什麼你越賣越貴?

 

在特斯拉人為劃分了的這道“定價鴻溝”下,如果友商在定價上接近特斯拉,那麼就會被自然而然的拉去當對照組,而後被拉踩。

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抓准一點就夠了,那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換道超車”。

也就是在新能源車的“車屬性”之外,廠商還能給用戶帶來什麼。

就比如26號發佈的問界M9,其實就能發現,在最基礎的續航、充電、安全性之外,餘承東更多強調的是這輛車的“科技屬性”,例如智慧螢幕、智慧大燈、智慧座椅等等。

其他的不說,就拿問界M9大燈能在露營的時候當投影儀這個功能,就已經很明顯的脫離了傳統汽車在技術上的革命路徑了。

就像雷軍說的那樣:“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與其說是輛汽車,不如說是一個大手機上安了四個輪子。”

能不能在“智慧化”上玩出花樣,才是未來市場競爭的關鍵,有些嗅覺敏銳的車企已經開始有了動作了,比如奇瑞收購Flyme,就是在為下一步的轉型打基礎。

而在“技術換道”之外,“車型換道”也是個不錯的方向,就比如最近這兩年比較火的MPV,其主打的場景多偏向旅遊和露營,傳統的燃油MPV非常耗油,但新能源革命後,MPV的“性價比”就高很多了,再搭配一些戶外KTV、戶外投影燈功能,迅速成為了中產的又一款新寵。像傳祺M8、騰勢D9 DMI,還有極氪009,都是其中的代表車型,均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回饋。

MPV車型外,像28號小米即將發佈的“米時捷”小米SU7,也是“車型換道”的代表,且不談裡面到底“借鑒”了誰家的外觀。花30萬的價格,就能獲得百萬級別的駕駛體驗,這換誰能不心動?

總而言之,無論是“技術換道”,還是“車型換道”,國產新能源品牌若想實現定價突破,就必須擺好重塑產業標準的姿態,在新的競爭賽道中建立先發優勢,才有可能掌握中高端市場的定價權。

3.品牌建設之路,道阻且長   

最後,我們再聊聊這個比較“曖昧”的問題,就是中高端車型的“身份認同”問題。

前面我們一直在從技術層面聊,去推算中高端市場的潛在客群容量,以及通過怎樣的差異化賽道建立溢價優勢。但是品牌力這種東西,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

從產業資料來看,在最近幾年裡,像理想、未來、極氪這些定位中高端的新能源品牌,已經在“一線”或“新一線”形成了不錯的品牌穿透力,即使在“BBA”品牌影響力比較深的“下沉市場”,像理想這種主打SUV車型的品牌也完成了20%的滲透力。

奧迪1988年進入中國市場,賓士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寶馬1994年進入中國市場。隨便拎出來一家,都在中國市場耕耘了30年以上。

這點我們必須客觀承認,在不同維度的城市下,資訊傳播的效率是不同的,所以對於“下沉市場”而言,仍需要足夠長的時間週期去耕耘。

其實借著這個話題,我們也可以大致作出一些總結了。

首先,從客觀資料上來看,我國擁有豐富的中高端消費客群,且規模自2023年以來一直在持續擴容,這是中高端品牌建設的基礎。   

其次,如今我國的新能源車競爭格局已經步入了“2.0”版本,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科技企業轉型,都能從中找到技術優勢,以更加多元化的抓手,完成對客群的獲取。

但正如前面我們所說的,從最初的“上線速度指導定價”,到如今的“核心技術指導定價”,若想讓一個品牌擁有長久的生命力,“品牌力指導定價”這條路,是必須要走的。

隨著“國補”成為歷史,“內卷”時代即將落幕,國產車企在中高端品牌領域的鋪設,或將成為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嘗試。

在問界M9發佈會召開之前,有網友玩梗,說這次又要“遙遙領先”了。

可實際上,整場發佈會看下來,我們並沒有聽到幾次“遙遙領先”,反倒是台下的觀眾情緒高漲,並以市場行為給予了問界M9最真實的回饋。

今年9月份,在德國召開的慕尼克車展上,中國的參展企業數量超過了50家,占到了總參展企業數量的7.4%,在乘用車領域,中國品牌的身影更是一度佔據了整個車展1/3的席位,即使最偏僻的展臺,都會有歐洲記者的閃光燈前來光顧。

2023年,“品牌出海”成為了熱議的話題,不同於曾經“中國製造”的名片,“中國智造”的身影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國際場合上。

這即使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所有國產品牌殷切期待的場景,唯有讓技術力與品牌力相結合,才能在市場層面發揮出最大效能。

9月份的慕尼克展會,以及12月份的問界M9的發佈會,其實都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力建設的縮影,說句比較狂的話,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或許根本用不了30年,我們也能擁有自己的“BBA”。

或許到時候還得開玩笑的來上一句:得好好努力啊,要不然只能去買賓士寶馬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