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不同場景本質就是不同的的“框架”

1

古時候有個大聰明去串門兒,在集市上買了些點心。恰好看到個編筐的,想自己正好缺個糞筐,就買了只,順手把點心往筐裡一放,就去做客了。

主人看了有點不開心:怎麼把吃的東西放到糞筐裡?

大聰明說:在乎這事幹啥,新編的筐。

沒想到這個主人更是個老六,打發家裡人也跑了趟集市。中午一吃飯,好傢伙:

食槽裡裝著飯,痰盂裡盛著湯,尿壺裡燙著酒。

主人還不忘熱情的吩咐兒子:趕緊打盆熱的洗腳水,讓你大伯洗洗臉!

同樣的東西,裝到不同的筐裡,性質就完全不一樣。

同樣的事情,用不同的說法,給人的感覺也完全不一樣。

2

一個女大學生,從事不良工作,這是墮落;

一個風塵女子,還在努力讀書上大學,這是勵志。

禱告的時候抽煙,這叫對神靈不敬;

抽煙的時候還在禱告,這叫無比虔誠。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框架效應”,老苗喜歡把它叫“編筐效應”。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心理學家卡尼曼在書裡寫道:

當告知患者,手術的成功率90%或者失敗率為10%,前者選擇手術的可能性會大幅度增加。

明明是一樣的成功率,為什麼人們會偏愛成功率90%,而排斥失敗率10%

是因為你給他們的框架不一樣,前面的“筐裡”裝的是“成功”,後面的“筐裡”裝的是“失敗”。

3

“行銷一點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產品”的段永平先生,出道時候是做遊戲機的。

在那個帶手柄的紅白遊戲機廝殺慘烈的時代,段先生給產品加了點功能,就把遊戲機改名叫“學習機”,馬上就受到了孩子家長的熱切歡迎,“小霸王”成就了上個世紀的一代傳奇。

“學習的筐”和“遊戲的筐”,哪個對家長更有吸引力?結論明擺著的。

“定位之父”裡斯先生認為,定位理論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叫“品類”。老先生說:商業發展的動力是品類分化,顧客用品類來思考,用品牌來表達。

頭幾年,今麥郎推出了特別火的一個品牌叫“涼白開”,隨後統一出了“涼開水”,康師傅出了“喝開水”,於是一個叫“熟水”的品類應用而生,大肆收割著純淨水的市場。

你說這“熟水”和“純淨水”到底能有啥不一樣呢?

這麼說吧,它倆實物之間的區別比雙胞胎之間的區別還要小一萬倍。水分子都是一樣的HO,微生物都一樣不能超標,都一樣不能添加任何物質。

但名稱不一樣啊,名字不一樣你給用戶的“筐”就不一樣。

“涼白開”們創造出一個“熟水”品類後,順手就給了競爭對手一個筐——“生水”。

一個是燒開過淨化過的水,一個是淨化過的水,雖然都達到了一樣的飲用標準,但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把水燒開了傳統的民族來說,大部分還是更傾向於“燒開過的”。

4

框架效應的應用遠遠不止在品類塑造中,在商業中無處不在。

我們買瓶同樣的啤酒,可以接受五星級酒店的價格比燒烤攤上貴一倍。因為你的心裡有兩個不一樣的筐,一個筐叫做“五星級酒店的東西”,一個筐叫“燒烤攤上的東西”。

同樣的菜,在菜市場賣、在超市賣、在網上賣、開著貨車在社區門口賣,你對他們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某品牌賣高價雪糕沒賣幾年就成“雪糕刺客”了,而哈根達斯賣高價雪糕賣了這麼多年還在暢銷。因為某品牌再怎麼宣傳自己的“新消費”,也還是在雪糕霜淇淋的“筐”裡,而哈根達斯就從來沒往這個“筐”裡跳,它的那些消費者是把它放在“愛的見證”這個筐裡的。

大部分的產品,越貴賣得越少,而茅臺們則是越貴人們越搶。一個講究的是實用價值,一個講究的是面子消費,甚至是投資品。

在行為學上,這個“筐”有個特殊名稱,叫做“心理帳戶”。

買車買房貴個一千塊你覺得無所謂;買個手機電腦貴個一千塊咬咬牙也忍了;買件普通衣服要是多花了一千塊,就恨不得把自己手剁了;要是一個人賣你倆西瓜,還想多收一千塊,你一定覺得這人腦子有病,想錢想瘋了。

不同產品對應的心理帳戶不一樣。同樣的一千塊錢,買不同的東西,它對你的重要性完全不一樣。

消費者是不是收入越高越愛消費?還真不一定。

這個月工作表現不錯,獎金多發了一千,你可能吆五喝六請人吃頓飯;要是多發了一萬,你更可能是把它存起來。

不同數量的錢,進入了不同的“筐”。一萬塊並不等於一千塊的十倍。

同樣,錢的來源不一樣,也會被你裝到不同的“筐”裡。

打麻將贏的錢,炒股掙的錢,花起來最痛快;搬磚掙的錢,花起來就肉疼。

5

近些年,中國商業最大的進步,不是什麼互聯網思維、不是數位化,當然更不是什麼新零售、直播帶貨、流量思維什麼的,而是“場景”意識的增強。

做市場當然要瞭解需求,過去人們傾向于針對消費者本身做研究,不同年齡、性別、收入、文化的消費者,都市金領、高值人群、00後、寶媽,各自有什麼需求。

這些年人們開始發現:原來對“需求”影響最大的變數來自場景:

買一種產品,用來送禮和自己用,考量因素是不一樣的;

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叫法,對需求的影響是有大小的;

同樣的東西不同的場所,你的購買行為會不同;

同樣的場所,你身邊有沒有其他人,你的需求都可能發生變化;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或者是一堆人,這些人跟你關係如何,都會對你的需求產生影響,進一步影響你的消費行為。

不同的場景本質就是不同的“框架”。

史玉柱說“收禮只收腦白金”,把腦白金從保健品的“筐”轉移到禮品的“筐”;葉茂中說“洗了一輩子頭髮,你洗過頭皮嗎”,生生編出了一個“洗頭皮”的“筐”來,也就有了洗頭皮的場景,有了洗頭水的品類。

6

說“框架效應在商業中無處不在”,實在是太小看了它。

因為“框架”是我們認識這個社會最重要的工具,我們接受了什麼樣的“框架”,就會有什麼樣的想法。

斯坦福大學的研究:

如果把犯罪分子比喻成橫衝直撞的野獸,那麼接受到這個資訊的讀者,就傾向于採用“加強警力、抓捕犯罪分子”的解決方案。

如果把犯罪浪潮比喻成“新冠”一樣的病毒,那麼接受這個資訊的人,就會建議“整治各種不良場所、消除不健康條件”的解決方案。

我們以為自己在獨立思考,其實我們的任何決定都受到“框架”影響。

社會學奠基人之一的齊美爾認為:社會是人際關係形式的集合,這裡的關鍵是形式,而不是內容。而這些所有的形式,我們都可以稱為“框架”。

麥克盧漢說,媒介決定資訊。而媒介又何嘗不是另外一種框架。

7

企業的基本職能是“行銷和創新”,而行銷是創造價值、傳遞價值、傳播價值的過程。這裡最容易讓人忽視的是:“價值”的全稱是“可感知的顧客價值”。

加上“可感知”和“顧客”這兩個概念,“框架”在其中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因為人依賴“各種筐”去感知。

有感知才會有認知,有感知才會有場景。

“平價商品”、“平價商店”,名字一聽就很親民。給人的感覺是“我沒賺你錢,進價多少就賣你多少”,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也沒人較這個真,但感覺卻是實實在在的。

而這兩年又冒出了一個概念叫“硬折扣”,硬折扣超市、硬折扣零食店,聽上去就更加“兇狠”:不光我不占你便宜,還要讓你占我的便宜。

當然也就更加有吸引力。

一個企業的願景使命,是企業最有吸引力的“筐”。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到底有沒有讓生意更好做呢?咋一看好像是的,網上開個店就能面對全世界做生意;再一看,好像又不是,我本來搬來搬去就能掙到錢,你斷了我財路;網上賣貨的,好像也是多數不掙錢。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商業進步了,消費更便利了,有更多人願意投身這個“事業”當中去。

對,一定要叫“事業”,就像“瓜子二手車”不能叫“瓜子舊車”一樣,哪怕有的車是三手四手。

當然,有好“筐”就有爛“筐”,整個商業領域最爛的筐無疑叫做“行銷”。以前寫過一篇文章——《行銷被叫做“行銷”,害慘了多少企業和行銷人》,老苗自認這是寫號以來最重要的一篇。

Marketing”被翻譯成“行銷”的那一刻,就是被汙名化的開始,跟真正的“Marketing”註定越行越遠,跟“騙術”、“炒作”、“流量”、“忽悠”、“套路”越來越近。

每當我用起“行銷”這個詞,都有“打了盆洗腳水洗臉”的感覺。

如今,“行銷”已經成為一個“邪惡的名詞”(戰略專家王賽語),但大部分的企業和“行銷人”還在這只“爛筐”裡掙扎,看不到“Marketing”的燦爛光輝,更無法感受它的神奇力量。

8

名不正則言不順,框架不對一切白費。

形式和內容是哲學的終極話題之一.

而感知價值和實物價值則是企業運營中的一對統一對立體:產品、推廣、品牌、管道、定位、目標人群等所有的運營要素都在這組矛盾體中運轉。

過年了,是時候梳理下你企業和個人的一切“框架”了。

對,是一切“框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