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被判輸,視頻平臺集體焦慮

 

營收難題找自己,別怪會員不努力

大家還記得去年,

“愛奇藝因限制投屏功能,被7年老粉告上法庭”一事嗎?

後續來了: 老粉告贏了!

愛奇藝被判補償原告41天黃金VIP會員時長。

耗時一年的官司,僅僅獲賠一張平臺“VIP1月體驗卡”,許多網友紛紛表示不滿:

“就這?”“甚至沒有三倍賠償”“判得跟開玩笑一樣”。

對此,案件原告 @lawpig 發文表示:

“對一審判決補償41天的這項判決沒有意見”

“唯希望愛奇藝能同等對待所有受損會員,等待愛奇藝的公告!” 

那麼,這個判決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先來簡單回顧下前情——

01.被告的愛奇藝,憤怒的VIP

2023111日,愛奇藝APP突然對投屏功能作出限制。

有用戶在使用投屏功能時發現,原本作為黃金VIP會員最高可享4K清晰度,調限後只能選擇最低檔480P清晰度;

480P的投屏畫質堪比座機,想要進行4K投屏必須升級購買更高等級VIP

 

對此,該用戶表示,可以接受平臺為創收劃分會員/非會員權益,也願意付費購買更優質體驗。但作為資深付費用戶,不能接受會員權益再受限的平臺規則;

尤其是在自己充值完會員費後,愛奇藝單方變更合同條款,已經構成違約。

因此他向法院發起訴訟,不要求民事賠償,只要求愛奇藝在會員期限內,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投屏清晰度。

這一消息很快就沖上了熱搜,並獲得了4.9億次曝光。

在全網共憤下,愛奇藝於220日發佈公告解除限制。

此時距離會員權益變更開始,剛好過去41天,這也是法院判決賠償的由來。

 

因而我們說,這一判決的意義,不在於愛奇藝賠償了多少,而在於愛奇藝被判賠這個結果。

正如網友所說,它從法律層面否定了VIPP”的套娃式會員行銷方式。

 

但這一問題,並不只在愛奇藝出現,騰訊視頻、優酷、芒果、B站等各視頻平臺,也都在用不同的名義做同樣的事。

評論區裡,全是VIP的憤怒:

除了VIP套娃外,會員費漲價、限制登錄設備數、跳不過的廣告以及“會員定制”廣告等問題,也被大家瘋狂吐槽。

以至於有網友直言,“真不是我在拒絕正版,是正版在拒絕我。”

02.被噴的視頻平臺,走不出的營收困境

一系列被吐槽的行銷套路背後,是長視頻平臺普遍面臨的“營收難”問題。

在長達17年的時間裡,國內視聽平臺集體處於虧損狀態,即使愛優騰三家頭部平臺,10年累計投入超1000億人民幣,行業整體依舊萎靡。

直到2022年,愛奇藝首次實現季度盈利,才讓情況樂觀起來,隨後騰訊視頻也傳出了扭虧為盈的消息。

這在當時,被視為是“中國視聽用戶養成付費習慣的重要節點”。

但彼時的正收益,其實是靠會員費漲價、平臺控制成本投入來實現的。

每家平臺都在被吐槽會員付費問題,同時各家也都在偷偷“減衣縮食”,

據財新報導,2023年,騰訊集團對視頻的撥款量級,從之前每年數百億元降至數十億元今年一季度,愛奇藝內容成本為40億元,同比下滑5%

對外“竭澤而漁”、對內“降本增效”的做法,儘管帶來了短期增長,卻走窄了長視頻平臺長期發展的路子——

一方面,花式收費套路,不斷折損本就薄弱的用戶付費意願;

另一方面,成本端對預算的極端控制,又降低了出爆款的概率,而內容號召力的降低,不僅會導致招商乏力,還會加劇付費會員的流失。

就被傳拼命“降本增效”的愛奇藝而言,今年上半年,平臺僅有迷你劇《我的阿勒泰》小爆,但整體影響力不及去年《狂飆》。

據最新財報顯示,愛奇藝2024年第一季度營收7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5%其中,會員服務營收48億元,同比下滑13%

值得細品的是,從今年一季報開始,愛奇藝取消了對會員規模和月度平均單會員收入兩項資料的披露。

無論是外部輿情還是內部訊息,都在敲響同一個警鐘:

是時候停止在會員模式上拼“創意”了。

增長為什麼會放緩?

絕對不是會員不努力,長視頻平臺需要找找自己的原因。

03.重新分工的視聽領域,長視頻行業重新洗牌

事實上,整個長視頻行業早已處在焦慮模式。

壓力不止來自同行,還來自短劇與短視頻的碾壓。

優酷副總裁謝穎曾表示: “當前長視頻行業的趨勢,就是平臺間‘同題對抗’‘以投入換規模’的高壓競爭消退。而面臨的共同挑戰,是快節奏的短視頻和短劇帶來的衝擊。”

在官官看來,這體現的是視聽領域內的重新分工。

短視頻行業與短劇 ,繼承了長視頻行業在流量時代摸索出來的爆款邏輯,通過垂直化、模式化的生產方式,快速產出與變現,繼續賺流量的“快錢”;

長視頻行業 則在放棄競爭“速食”內容市場後,進入品牌化競爭,通過個性化的自我定位、差異化的價值打造、多元化的內容生產,謀求長期主義變現。

縱觀這兩年來愛優騰各平臺的爆劇與撲街劇,可以明顯感受到,大眾對長視頻內容的價值感需求在提升。

視覺華麗但內核懸浮的內容,即使有“流量+IP”的加持,也很難從深層次打動觀眾,撬動付費意願。

比如騰訊系近來以《斛珠夫人》《千古玦塵》《且試天下》為代表的一系列S+專案,拋開一時熱度,其實並未給平臺帶來多少轉化。

相比之下,那些能夠引發大眾實感共鳴的現實主義題材內容,更能說服觀眾買單。

比如去年大爆的《狂飆》,就為愛奇藝創下了成立以來最大收益,僅一季度就為平臺帶去了超6億淨利潤及1700萬的會員增長量。

 

那麼在“同題對抗競爭消退”的大趨勢下,各個長視頻平臺又該如何差異化競爭呢?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展開討論~

且拋磚兩點:

一是要明確自身有辨識度的品牌定位。

當前四大頭部平臺,除了芒果TV憑藉年輕、時尚的自我定位,建立起了一個“天生青春”的品牌形象,明確了以愛情、青春、偶像為主的內容體系,其他三平臺內容區隔並不明確

二是除了強大購買力,平臺也要發展出自己出色的原創力。

為什麼國外的Netflix比國內長視頻平臺更吸金?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從2011年至今,Netflix一直堅持自製獨家原創內容,隨著《紙牌屋》《愛死亡機器人》《怪奇物語》等劇等大爆,它也用出色的原創力拉開了與其他平臺的差距。

當大家普遍向著“爆款”理想前進,確定自己的出發方向與方式很關鍵。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