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小龍去年公開演講時說,好產品應該讓使用者用完即走。一些不以為然,微信佔據整個人們使用手機總時長的30%以上,今年微信一系列改版如看一看、搜一搜等仍然要讓用戶更深度沉浸,所謂的用完即走或許只是勝利者的謙遜之辭。

工具產品團隊都曾為此糾結過:是堅持用戶即走,還是讓子彈在飛一會?站在產品經理角度上,使用者體驗是第一法則,要讓產品盡可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產品最大的美德就是好用。而運營經理立場卻是,一個工具產品坐擁數千萬活躍用戶、幾億的裝機量,不引入點內容,給合作夥伴多留些推廣位,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以協力廠商優化工具為例,獵豹清理大師一直是佼佼者,360清理大師緊隨其後,諸如騰訊手機管家、百度手機衛士等並沒有把清理加速作為主推重點,其他優化工具大多品牌不突出、用戶體量比較小。所以,在優化工具市場是金山系與360系兩大安全廠商之間的角逐。

獵豹名字上看,軟體加速是其傳統優勢,去年下半年獵豹移動在媒體宣佈以工具為流量入口轉型做內容,以爭取使用者時長,大概是放棄用完即走工具秉性的前兆。

根據最新QuestMobile、易觀千帆、TalkingData等多家權威資料機構發佈的資料,360清理大師的使用者規模排名已反超獵豹清理大師成為優化品類第一。究竟用完即走對產品是否適用?優化雙巨頭之爭的實際是什麼?

(左圖是QM,右圖是Anlysys易觀發佈的移動AppTop1000排名)

一、當為解決安卓卡頓而生的獵豹清理大師也做起了頭條夢心裡

蘋果手機用戶很容易忽視一個基本事實,國內的安卓手機的佔有率近80%。但是安卓機一般越用越卡,有的是App安裝多、緩存較大;有的是手機靜默安裝隱私許可權開啟較多,導致程式在後臺運行而耗電快。總之,安裝一款優化工具是正常使用手機的必備。

除了應用加速、資料清理、檔管理等基礎功能外,獵豹清理大師、360清理大師還有專門針對微信和QQ的清理範本,以及啟動管理、隱私管理、手機降溫、軟體下載等功能,可以說,優化工具是以手機清理工為入口,幹著大內總管的活,留存度、活躍度極高。

擁有近6億裝機用戶、6000萬日活用戶的獵豹清理大師在移動互聯網下半場,其重點已從爭奪手機覆蓋率到時間戰場,並不具備媒體基因的獵豹移動在20173月推出獵豹資訊流開放平臺,而獵豹清理大師轉型做流量平臺的排頭兵。

 (獵豹清理大師資訊流內容及廣告,且無遮罩功能)

實際上無論是手機百度、萬能WiFi鑰匙還是UC流覽器等工具型產品,一上手就做UGC平臺,很快就淪為做號人批量發佈草根內容的天堂,獵豹作為內容賽場的後進者並未倖免。筆者使用獵豹清理大師清掃手機垃圾之後,被滑進今日熱點,每刷約5條小內容就出現一條廣告,而這些熱點內容絕對令“UC震驚部也自歎不如,微博上一些用戶吐槽對Low逼內容不滿。

 

(接入資訊流之後的獵豹清理大師變了)

為了延長用戶時間,獵豹清理大師還在發現版塊加入了頭條、小說、電商(連結到天貓商城)、遊戲等項目,甚至帶上獵豹全家桶。而獵豹的另一款手機管理軟體獵豹安全大師在掃描資料後也會出現刷不完的資訊流。

二、兩個清理大師,一個向左做商業化變現,一個向右做產品體驗

獵豹清理大師的內容與3年前的今日頭條畫風非常相似,並沒有在每條資訊流的右下角設置精准遮罩回饋按鈕,不可能實現千人千面個性化推送,這與獵豹自身的人工智慧戰略亦不相符,即便是做人工智慧,也不能以犧牲產品體驗為代價。

360清理大師反超獵豹清理大師,不是靠撿漏當上第一的, 360清理大師沒有在產品裡置放糟心內容收割流量紅利,依然在解決使用者手機記憶體相對不足的痛點上做一些邊角縫裡的技術創新。

筆者的華為手機安裝了360清理大師一年多了,漸漸發現其傻瓜式清理動作背後相當有技術含量,比如我經常開一些媒體發佈會會拍攝很多照片,使用360清理大師能自動過濾出一些重複、連拍、模糊、過亮過暗的照片;前段時間下載2G的《摔跤吧!爸爸》,手機運行起來明顯有些卡頓,用清理大師竟壓縮到了100兆,畫質還算清晰;QQ裡面有各種做行業調研的群,裡面的消息處於接受不提醒狀態,用360清理大師可一鍵識別和清理一些緩存、垃圾圖片等等。

如今安卓手機的清理任務不斷變化,比如面對用戶的截圖、拍出的高圖元的照片,以及隨時可拍的小視頻、短視頻的應用下,手機2-3G的內容相對不足,這就需要提供檔搬離、壓縮、雲儲存等功能。在解決手機清理軟體用力過猛的弊端上,依然需要優化工具在智慧識別、智慧攔截、智慧清理等方面做技術突破,這本身就是人工智慧的應用舞臺,何必捨近求遠做內容。

 

360清理大師使用後無廣告位,功能不浮誇)

不難看出,獵豹清理大師更側重于挖掘產品的商業價值,產品設計的導向是延長使用者時間以吸引更多廣告;而360清理更側重於產品工具的實用價值,安安靜靜地做一款優化工具。

QM排行榜推出之後,獵豹清理大師公眾號推出了QM報告:獵豹清理大師人均月度使用時長穩居行業第一》,獵豹清理大師的人均時長是107個小時,而使用者規模排名第一的360清理大師的月度人均時長卻只有28個小時,更驗證了獵豹拖著用戶殺時間Kill time;以及360清理大師堅持儘量幫用戶省時間(Save time),也算求仁得仁、各美其美。

三、 重新審視工具產品的價值觀:是用戶至上還是廣告爸爸至上?

客觀來講,任何工具產品最後的走向都是商業化,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去年阿星還寫過一篇《為什麼廣告模式是互聯網公司救命稻草》的文章,為廣告模式正名。小而美的產品有養活團隊的苦衷、上市公司來來自資本市場的壓力,但這並不是工具產品被標題黨、廣告及大雜燴塞滿的藉口。

排斥工具型用完即走理念的產品人,可能陷入這樣的迷信:(1產品時間長與產品商業價值成正相關,實際上耗時最長的應用之一是視頻及直播平臺,但廣告價值並不大,用戶畫像不清晰、精准;(2內容的活躍度與使用者粘性成正比,使用者只是無意或被演算法機制操控去刷無意義的內容消遣,而使用者更相信專業媒體平臺或傳統媒體所生產的資訊,垃圾內容很難觸發使用者的決策機制;(3廣告放的越多,產品KPI越好,短期內透支一個產品的流量,長期來看可能失去用戶信任。

獵豹清理大師做內容之後,使其在關注手機用戶在優化需求不再敏銳,比如手機短信分類攔擊、視頻及照片壓縮技術、智慧防誤刪技術的改進等,就給360清理大師趕超帶來機會,從而丟掉在該品類上的核心優勢。筆者認為,手機清理大師與PC端的殺毒軟體一樣不可能靠廣告模式獲得成功,而孵化其他產品的戰略價值卻不可低估。

其他工具產品做內容走廣告盈利路線,需要考慮如下因素:

1 推薦給使用者內容是否與產品使用者有關聯度、匹配度?比如在美圖秀秀推薦化妝品或女性電商產品等;魯大師的內容版塊魯訊做手機硬體評測等;

2 廣告植入是否影響產品核心功能的使用,進而讓用戶的反感?一些用戶卸載獵豹清理大師,不是由於厭煩內容,而是廣告太粗暴、吃相太難看;而微信朋友圈的廣告,用戶還點贊並借地方做傳播。

3 平臺團隊是否擅長做內容?如果擅長做也不能一擁而上,平臺的整體品質往往是編輯團隊原創>專家型KOLPGC>用戶UGC,現在最不缺就是內容平臺,比如360移動端多個產品與北京時間的導流合作等。

另外,內容本身也是資訊產品,同樣遵循用完即走效率原則。

結語:

同樣要解決一個問題,你是會選一個臃腫磨嘰的產品,還是用完即走的產品?如果張小龍在微信用戶突破2億時不抵制騰訊內部試圖把微信變成遊戲、廣告工具呼聲,或許就沒有微信今日移動端的霸主地位,用完即走的長遠格局還在小程式中落地了。

優化品類的雙巨頭之爭,看似是獵豹清理大師在裝機量上的下降,更深層的原因是急於把超級工具商業化、麻痹使用者動態需求的惡果。

這給產品經理一個警示,對用戶使用習慣的敬畏,呵護產品初心,任何企圖以廣告快速轉化用戶的冒進行動,本身已為產品在競爭中落後、創新力枯寂埋下了種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