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2日,京東助力陝西省政府在北京農業展覽館共同啟動陝西蘋果北京宣傳推介周活動,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通過視頻寄語。同時,在當日的陝西蘋果產業高品質發展推進精准扶貧高峰論壇上,京東雲與陝西果業局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共同建設蘋果大資料中心,用雲和大資料驅動蘋果產業創新發展新征程,支持產業扶貧,向全國乃至全球的消費者推廣優質的陝西蘋果。
雲服務成為精准扶貧的幕後推動力
雲服務作為一種虛擬化的資源,它指的是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所謂的搭載公有雲、享受雲服務,也就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京東雲參與到扶貧活動中,無疑是一個用技術賦能扶貧案例,讓扶貧活動在雲服務的説明下更加精准和高效。在整個扶貧活動中,雲服務能做的事有很多。
首先,雲服務是一種重要的資訊連結載體和管道。在通過農產品電商實現扶貧的過程中,線上平臺對應線下地方農業企業的資訊時效性變得尤為重要,尤其是在農產品滯銷地,對倉儲和運輸環境有著極高要求的農產品,往往需要一個極為迅速的雙端聯動機制來滿足高水準的供需平衡。鄉村扶貧產業要從源頭上拔掉窮根,就要讓農民的勞作成果發揮出最大價值。
其次,雲服務能夠覆蓋全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農業與互聯網的融合不只是一個資訊傳達的簡單過程,而是要涉及到農產品的研發、生產、運輸、銷售、售後、服務等多個環節,既要在源頭上控品保證產業口碑,又要運作生鮮、冷鏈物流體系確保品質,還要做好隨時回應的售後回饋和服務。那麼,雲服務就是連接這一系列過程的數位化載體,是對一種底層基礎設施的搭建。
最後,雲服務能為消費者畫像,進而推動精准扶貧。雲服務在提供計算服務的同時,也在積累著資料資源,這些資料來自農產品和農產品消費者,也來自農商,有了這些資料,雲端會相應構建用戶畫像,從而更精准地完成產品推薦和農產品提前調配等工作,從而推動精准扶貧。
眾所周知,去年京東的市值一路攀升,鼎盛時期幾乎超越百度成為互聯網業內第三大巨頭,京東雲正是依託京東集團在多個互聯網創新技術領域的實踐和積澱經驗運作的。京東商城在6·18等電商節大促能夠平穩運行,正是借助京東雲從容抵擋了大量流量瞬間暴增所帶來的衝擊,讓100%的訂單在雲上完成。而在一次次流量高峰的衝擊下,京東雲的實力也被不斷驗證和打磨著,最終成就了今天的京東雲。
實力賦能:京東雲驅動陝西蘋果產業發力
知道了農產品電商高技術化、高市場化的難點,雲服務在鄉村產業扶貧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一來,農業大資料不僅分散、缺失,且因行政邊界的阻隔其資料品質普遍偏低;二來要將這些農業大資料實際應用到生產中,需要基礎設施建設、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多管齊下,投入成本極高;三來,城鄉之間的數位資訊鴻溝巨大,鄉村資訊設施工程覆蓋率不高,資料搜集困難……這些都是雲服務的發力點。
但這既體現了雲服務在鄉村產業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說明了雲服務要想真正落地到農村產業扶貧中來並不容易。那麼,京東雲在陝西蘋果產業扶貧中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其一,京東雲支撐著蘋果電商的基礎資料架構。京東集團可以通過京東雲發揮出自己在多領域的實踐優勢,例如電商、物流冷鏈體系、無人機生鮮物流網路體系、生鮮電商消費大資料等。京東集團孵化出的兩大獨立體系一是物流,二是金融,而京東雲則是連接電商、物流到金融業務的主線,京東賦能蘋果電商實則是京東雲在背後發揮著資料技術的作用。
其二,京東雲助力陝西蘋果電商的產業化發展。京東雲可以在陝西蘋果流通、消費、市場大資料方面合作建設蘋果大資料中心,且雙方還共同成立了中國蘋果大資料產業聯盟,有了這些大資料,相應的使用者調研、產品眾籌、電商等業務都能更快速有效地推進。京東雲用技術來賦能鄉村電商產業,提高了陝西蘋果電商產業化效率。
其三,京東雲推動陝西蘋果產業數位化改造。京東雲大資料和雲計算等技術,對於搭建蘋果大資料公共資料管理平臺,推動建設智慧果園,加快蘋果產業數位化改造功不可沒。互聯網+農業是個很容易紙上談兵的領域,能否真正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鄉村產業實現自我迴圈的模式改良和可持續發展最為關鍵。而陝西蘋果實現產業化和數位化則驗證了京東雲服務的賦能實力。
京東雲在陝西蘋果產業數位化方面所做的貢獻不僅是讓陝西蘋果走向了全中國,為更多人所知曉,還可以具象化表現在農民的身上,直接作用于果農的實際收入,實現了高效率的精准扶貧,幫助陝西建立了農業產業扶貧新生態。
精准扶貧:陝西蘋果借力京東雲拉動當地產業化扶貧
陝西蘋果有了京東雲的幫助,實現了產業化發展,當地的扶貧政策也隨之得到了實際的落地,陝西扶貧在京東雲的幫助下取得了很大進展。現在陝西的蘋果產業走向了全中國,甚至走向了世界。從結果來看,陝西的蘋果產業扶貧無疑是成功的。
一來,陝西省果業局發起的“陝西蘋果北京推介周”活動上,京東雲聯合了京東生鮮事業部和西安國家民用航太基地,同步打造了首屆“京東陝西蘋果節”,陝西的蘋果產業在京東資源的助推下首先農產品上網,在全國範圍內得到了推廣。現在產業鏈的精細化運作效果可以觸達全球的消費者,成為世界知道中國味道的代表產品。
二來,這也就意味著,陝西的蘋果業已經實現了產業化、規模化且可持續的運作;陝西的蘋果打破了地域限制,品牌知名度得以提升,形成了獨一無二的特色產業;而當地的果農也將獲得長久、穩定的收入來源,這對於當地扶貧工作的推進意義重大。
三來,陝西當地的扶貧不再是傳統的輸血式,而是借助京東雲打造的蘋果產業實現了自動造血式扶貧,這也是京東雲賦能地區城市經濟的能力體現。去年,京東雲曾攜手濱州舉辦過“沾化冬棗電商節”,也是為當地打造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的新模式。可以看出,通過雲和大資料進行使用者畫像實現精准扶貧,農業發展模式被創新、被顛覆,扶貧效率也大幅提高。
農村產業:精准扶貧的數位化時代到來
京東雲賦能陝西蘋果,助力當地扶貧工作落地的同時,還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那就是農業的數位化、資料化時代來臨。
讓農業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實現規模化、產業化、數位化發展,不僅有利於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和農產品整體產出品質的提高,還解決了我國農村產地分散、農產品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而互聯網創新技術在規模化、數位化產業模式建立的過程中也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價值,並在實踐中檢驗成果。
同時,像陝西的蘋果產業一樣,每個地區都有針對性的特色產業,而雲服務所能做的,就是在畫像基礎上發掘當地特色,因地制宜發展電商,讓每個地區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產業,避免同質化發展。在未來更加精准和專業化的發展趨勢下,農業數位化已經是大勢所趨,精准扶貧則是建立在這一切基礎設施之上的。
實現精准扶貧一直是一個難點,京東雲利用自身的雲屬性,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並拉動了一個農業數位化的全新時代到來。在未來,農村扶貧路線也應該朝著大資料、雲計算等高新技術產業的方向發展,創新農村產業,順應資訊革命和社會發展的大勢,利用技術上的優勢與政府、農民一起建設中國農村新產業,實現精准、有效的扶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