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私域流量在今年的大火,社群運營這個詞的熱度也隨之水漲船高。對於品牌來說,社群是一個極佳的開發和維繫優質流量的平臺,而運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至關重要,只有良好的運營,才能在如今的流量貧瘠時代去挖掘更多有價值的存量,那麼,社群運營在實戰中有哪些操作要點呢?我們總結了八個關鍵字。

 

一、規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做社群之前,一定要有清晰的規劃,針對的是哪一類客戶,客戶屬性如何,客戶感興趣的話題是什麼,如何在社群開展互動,如何留存,如何保持粘性,如何進行轉化,如何裂變等等,都是需要去思考去規劃的點。如果沒有事先的規劃,就去營造社群,那只會做無用功。

試想一下,如果社群搭建起來了,但是群內都沒有人發起共同話題,而是大家一團亂麻的閒扯、刷表情包、發廣告連結,充斥著這種毫無價值的灌水式聊天,那麼這個社群的價值就會直線下降,並且會隨著群成員的興趣冷卻成為一個死氣沉沉的死群

所以,社群規劃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瞭解這批群成員的用戶畫像後去策劃相應的互動話題,通過群管理員去發起、拋出和引導,去啟動那些潛水的用戶,去讓他們參與進來,營造熱鬧、活躍、有趣的群內氣氛,並通過有共鳴的回應去形成群用戶的認可和歸屬感。這就是社群話題規劃的力量,要將自家品牌通過包裝融入到話題中,善於挖掘、製造新鮮、有創意、逗比、參與感強的話題。

同時,為了保持群生態的健康可持續,需要規劃好合理的群規。群規的作用在於對群內成員履行監督和約束作用,沒有群規存在的社群只會在少數人的搗亂和破壞中讓多數人遮罩甚至退出。一般來說,群規會禁止群成員亂髮廣告、外鏈、二維碼,如果發了,就需要發放相應數額的紅包補償群友,另外,群內原則上不允許聊與群屬性無關的話題,禁止發黃賭毒和涉政等敏感話題,不能刷屏、吵架、宣揚負能量,禁止無故私加騷擾群友,如果有違規行為,直接送上飛機票。

另外,有的群會要求群友實名認證,比如按照公司-職位-昵稱的格式去修改備註,方便群友相互瞭解,互相搭訕,促進群內氣氛。群內除了群主外,一般會設置三個管理員,對群內成員的行為進行監督,防止破壞社群良好生態。

 

二、保粉

社群搭建後的第一步就是保粉,也就是留存。只有先留住這批原始的群用戶,才能談其他的後續操作。那作為創建者,你就得思考一個問題——這批用戶為什麼願意留在群裡?是因為可以搶到幾分錢的巨額紅包嗎?是可以免費保存逗比表情包嗎?是可以免費觀看各類軟文廣告嗎?

當然不是,是因為社群有價值。只有當你存有可見價值時,用戶才願意去忍受群內的資訊干擾,長久地留在群裡。比如各個服裝網店的社群你可以得到各種優惠券、新品推薦、新品試穿等福利,比如行業大V社群裡,能擴展你的行業資源和人脈,比如邏輯思維群裡,你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思路並發起觀點交流,有利於自我提升。人還是會追逐對自己有價值的東西,如果群存在價值,那麼這個社群就有了存活的基礎。同時,基於利益價值的提升,社群的生命力也會越發旺盛。

所以,作為運營者,要主動為社群賦予相關價值屬性,結合自己產品和品牌調性,為所有群成員提供專屬福利、自我提升管道、觀點分享、價值認同、行業交流平臺等好處,不然大家都有自己的社交圈,為什麼非得在你這個群裡樂此不疲的吹水打屁,肯定是因為這個群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價值在。

 

三、黏性

做好了留存工作後,就要開始啟動社群氣氛了,也就是保持群成員的黏性。在群內的日常運維中,我們要經常帶上群成員,去分享一些大家感興趣的話題,在這個基礎上去搭建群文化和群價值觀,在時間的積累下,不斷收穫認同,形成一個互相熟識的圈子,大家雖然可能現實中沒有見過面,但卻在網路社群中不斷分享觀點,交流觀點,並認可對方,熟悉對方。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個人得到了成長和提升,也在群文化的閉環中形成了高度黏性。

 

四、轉化

做社群,到哪個階段可以開始做轉化?如何做轉化?如何提高轉化?都是讓運營者較為焦慮的問題。筆者認為,轉化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前面的運維都是在鋪墊,到了一定階段,自然可以開始做轉化了。那這個階段怎麼定義呢?有兩個方面必不可少。

第一,首先要積累一定的產品認知,只有在社群了刷夠了臉,讓使用者熟知這個產品了,才有推介的可能,一個初來乍到的產品,大家都不知道這個產品是否靠譜,其賣點、功能性也不知道,那麼就算KOL喊得聲嘶力竭也不一定奏效。另一個方面是積累信任背書。除了群主外,其他的活躍群成員也要成為領袖般的“KOC”,在群內具備一定知名度、受到信任很重要,所以當產品的推介開始後,由群主開始,逐漸蔓延到KOC,通過個人樸實的評測,更能形成一種真實、客觀、有效的產品體驗,更能增加賣貨力。所以,當產品認知+信任背書構建完成後,轉化就真的不再是問題所在。

 

五、溫度

社群運營實際上是建立某種情感的磁力連結,再用價值去維繫,從而形成穩定的生態。而在群內,建立情感聯結,就能讓群變得有溫度。不止是單方面的對群成員進行觀點輸出,而是形成高度共鳴的雙向溝通,我認同你,你認同我,在融洽、愉悅、有趣、活躍的氛圍中,大家都能參與進去,也能融入,而不是怯場和沉默。有溫度的社群,有著更高的黏性,因為這種群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牢固的社交圈,並為走向線下衍生出可能性。

 

六、線上+線下

社群不僅要有話題,更要有活動。初期的活動肯定是側重於線上,到了後期,群內相互熟知,有了情感基礎後,就可以開始走向線下了。社群是一個價值入口,大家通過網路社群建立情感,認識值得結交的朋友,或許是同行業的,或許是相同愛好的,或許是生活理念相近的,都能擴大自己的社交圈,不僅能接觸到不同的領域,更能吸收到不同的觀點,甚至能催生出合作。

有著巨大能量的社群,走向線下也是必然,通過群成員的組織,大家線下相聚,開展各式各樣的活動,幫助社群煥發出新的活力和升級。線下活動的另外一個點在於,可以幫助社群進行人脈變現,同時,品牌方做社群線下活動時,可以嘗試以互聯網思維來進行活動策劃,或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七、IP

社群在熬過了留存期後,就要開始考慮裂變了,而IP則是裂變的最佳手段。社群的壯大需要靠老成員拉入新鮮血液,基於價值認同和利益誘導,前者能拉入精准、高品質的新成員,後者拉入的成員容易摻雜劣質流量,但是依靠IP是能主動吸收更多的精准流量的,讓更多的感興趣的朋友們進入社群的大家庭。當然前提是,社群通過恰當的價值輸出,幫助了很多人實現了自我提升,並形成了一個IP,在行業內具備一定名氣。

比如微博大V“萬能的大熊,在微行銷領域建立的社群大熊會就已經形成了一個IP,在入群門檻近2000元的前提下,做到了近萬的付費會員,而且群內很多成員都自發地成為該群的推廣者,去分享該群幫助自己逆襲的經歷,這就是社群價值觀輸出到位的案例。

 

八、靜默

做社群運維也不是一直進行高密集資訊的輸出,也要注重克制,學會保持靜默。社群活躍當然是好事,也也要認識到一個事實,除了分享外,也有一部分人習慣於緘默,鮮少發表自己的觀點,而是對社群資訊過濾然後進行吸收。所以運營者也不必挖空心思去喚起每個人群成員的參與感,群內的活躍人數一般來說是固定的,相當於願意站在舞臺上去表現自我的,而其他人,則是觀眾,雖然偶爾會接過話筒說上幾句,但很難一直保持很高的活躍度。

分享是一種有效的機制,分享的過程其實是幫助消化,加深理解的過程,但也要保持克制,其他時間段內,群內保持靜默也是必要的,不要佔用群友太多閒置時間,也不要產生一些資訊垃圾,讓社群成為一個有效資訊占比高的平臺。而過分追求活躍度,只會本末倒置。

 

說了這麼多,優秀的社群的本質還是在於對用戶的精細化運營。要站在用戶的角度去思考,能為用戶帶來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比如行業知識、觀點交流、優惠折扣等,知道自己的社群優勢,才能去做大做強,最終形成IP,讓社群成員主動幫助你拉新,到了那個階段,既不缺流量,也不缺轉化,才是品牌最樂於看到的場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