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拼多多還沒有從谷歌官方應用商店下架的消息中回過神來,又被知名安全軟體卡巴斯基實錘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拼多多還沒有從谷歌官方應用商店下架的消息中回過神來,又被知名安全軟體卡巴斯基實錘了。
就在前兩日,卡巴斯基實驗室安全研究員回應稱,拼多多的部分版本包含惡意程式碼,會利用手機系統漏洞提高自身軟體的許可權。
很快,拼多多被卡拉斯基實錘的話題就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熱議。
只不過對拼多多而言,當下所要面臨的問題,可能還不止甩掉“流氓軟體”這個鍋。
接連被錘為哪般?
拼多多近期可以說是相當不太平。
首先是3月21日,穀歌公司回應稱發現拼多多的多個版本存在惡意行為,目前已經將這款APP從谷歌官方應用商店下架。
對於下架原因,穀歌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拼多多惡意行為包括未經同意收集個人資訊、使用非法廣告技術等。出於安全考慮暫且下架,同時還會提醒已經安裝的用戶儘快卸載。
這還只是近期拼多多被實錘的案例之一,距離被穀歌下架只過去一周時間,來自俄羅斯的網路安全公司卡巴斯基也開始向拼多多“發難”。
在最新報告中,卡巴斯基詳細解釋了拼多多如何提升許可權來獲取使用者隱私和資料安全的方式。
簡單解釋就是拼多多借助自身許可權獲取使用者隱私資訊,包括但不限於社交媒體帳戶、位置、路由器資訊等,從而達到更精准的廣告推送;同時還有誘導用戶點擊、息屏仍然保持活動,以及防止卸載等多項操作。
這麼一來,算是點燃了廣大用戶累積多年的不滿情緒。
有消費者表示:“自己此前一直都是拼多多的死忠粉,經常能夠買到物美價廉的產品,感覺很接地氣。沒想到竟然存在如此之多的惡意侵權行為,以後不會再用了。”
此外,還有用戶聲稱自己多年以來的疑惑似乎得到了解答。以前在用手機時明明點擊的是其他軟體,但拼多多卻突然跳了出來還以為是誤觸,想來也是拼多多的鍋了。
甚至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還有不少用戶回饋自己無法從手機上徹底卸載掉拼多多,哪怕圖示沒了但程式仍然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接連被錘之前,拼多多還發佈了2022年的財報。
由於業績不及市場預期,在拼多多財報公佈當天股價便大幅下跌,市值單日蒸發達165億美元。
拼多多的“另類”傳播
不誇張的說,拼多多在國內想要獲取更多的新用戶,基本已經沒有太多可能了。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拼多多此前病毒式的行銷模式,已經將自身推上了天花板。
眾所周知,在拼多多誕生之前,國內整個電商平臺中最大的兩個巨頭就是淘寶和京東。能夠在巨頭的夾縫中存活下來並實現三足鼎立的局面,拼多多除了靠長期以來所堅持的百億補貼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其發揚光大的“砍一刀模式”。
相信到現在,即便有些用戶仍然沒有用過拼多多,但多少也會因為身邊人的選擇而被迫“砍過幾刀”。這也是為什麼不少人都將拼多多看作是一個社交軟體,而不是一個購物軟體的原因。
借助微信這一國民級應用,拼多多將社交裂變的遊戲玩的爐火純青。
邀請好友砍一刀就能夠肉眼看到直接減錢,拉的人越多,自己買到的東西價格也就越低。這對大多數人而言,可能都很難有足夠的抵抗力。
正是靠著這種病毒式的行銷方式,拼多多的使用者數開始呈現指數級增長。 僅僅6年時間便實現了從0到月活躍用戶超7億的壯舉,甚至比在電商行業深耕多年的老大哥淘寶還要多。
砍一刀模式確實讓拼多多的用戶能夠比肩淘寶和京東,但同時這種近乎“病毒式”的行銷方式也引來了眾多用戶的吐槽。
“天天找人砍一刀,但砍了好多發現並沒有實際作用”、“把用戶當猴耍,和騙人沒有任何區別”,甚至有嚴謹的消費者表示拼多多砍一刀的計算方式竟然精確到了小數點後面七八位。
當然除了砍一刀,拼多多還有一個吸引用戶的拿手好戲便是百億補貼。
靠著瘋狂撒錢所推出的百億補貼活動,拼多多上不少產品的售價都要比天貓和京東平臺上的更低,這也讓很多消費者在用過拼多多下單之後紛紛大喊真香。
只不過雖然價格便宜,但拼多多上假貨氾濫也是事實。 當消費者逐漸趨於理性,拼多多也會走向常態化。
未來還有哪些可能?
有業內人士解讀,拼多多被接連實錘的一個關鍵原因在於,為了實現持續高增長鋌而走險。
結合此前拼多多所公佈的財報顯示,2022年四季度拼多多營收398億,同比增長46%,淨利潤95億。雖說交出成績單不錯,但仍低於市場預期。
不僅如此,營收增速放緩的同時,拼多多的行銷費用支出卻在大幅增加。去年四季度拼多多的行銷費用同比增長56%,達到了177億元。
除此之外,甚至還有多方消息表示,最近幾個季度拼多多的高速增長並非來自於GMV,而是平臺加碼了對商家的抽成。
業績方面不給力,再加上早已觸及天花板的國內用戶市場,拼多多顯然想儘快走出這個困境。 通過竊取隱私、獲得更多許可權,便是其能夠更精准給使用者推送消息的有效手段。
不過也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此次被錘主要是拼多多APP,而非Temu。
大家都知道Temu就是拼多多海外版,自從在去年9月正式上線後,就備受國外消費者的追捧。
資料顯示,Temu上的鞋服、日用品等相比競爭對手價格要低上30%-50%。自從被海外用戶發現,就開始在社媒平臺上紛紛更新種草筆記和開箱視頻,各種產品簡直便宜到沒朋友。
況且在很長一段時間,Temu都是AppStore應用下載量的榜首,也曾連續兩周登頂安卓應用下載榜。
很顯然,Temu完整複製了拼多多在國內市場的成功路徑。
只是由於接連被錘,當下拼多多靠“野路子”或許無法持續太久。去海外尋求更多增量,究竟能否複製國內的奇跡,目前也需要打上一個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