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用不對情緒價值,會反噬品牌 

]

 

品牌在不同發展階段,目標和訴求不同;要在不同的階段,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品牌理性訴求與感性共鳴間構建動態平衡。

心智爭奪戰,是雙重維度的

在消費者心智資源日益稀缺的商業戰場,功能價值與情感價值的戰略配比構成了品牌定位的底層密碼。是功能價值重要?還是情感價值重要?有個做飲品新品牌的老闆給我說,他的新品牌,要從情感上突圍,不講功效,只講情感,提供情緒價值,要在精神層面擊穿消費者。這是一種錯誤品牌認知;不要學現在的耐克、可口可樂等品牌在講情感情緒和精神;這是因為品牌處的發展階段不同,品牌的資產積累和品牌的認知度不同;對新品牌來說,是要能快速的被市場知道並認可。

品牌在不同發展階段,目標和訴求不同;要在不同的階段,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品牌理性訴求與感性共鳴間構建動態平衡。

一、市場導入期:功能尖刀破冰生存困局

1、功能定位的生存法則

初創品牌面臨的核心挑戰是建立差異化的存在證明。此時消費者對新品牌的認知成本最高,唯有通過可感知、可驗證的功能價值突破心智防線。特勞特說過:"在資訊爆炸時代,消費者只能接收與其已知資訊相關聯的新信號。"這就要求功能定位必須構建在既有認知基模之上,通過"嫁接式創新"降低教育成本。

2、元氣森林的破冰實踐

2016年切入飲料紅海時,元氣森林面臨雙重困境:一方面需突破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的管道封鎖,另一方面要解決無糖飲料"口感差"的固有認知。品牌團隊從功能上通過三重策略完成破局:

1)認知嫁接:將赤蘚糖醇技術具象為"000"的顯性標籤,借力健康飲食的全民共識.

2)感官實證:在711便利店設置"盲測挑戰",用味覺體驗顛覆"無糖=難喝"的刻板印象。

3)場景綁定:聚焦健身場景進行精准滲透,將產品功能與自律生活方式強關聯。

這種"技術專利+認知改造+場景佔領"的組合拳,使品牌在18個月內實現10億元銷售額,驗證了功能價值在生存階段的決定性作用。

3、功能陷阱的規避策略

過度功能化可能引發兩個風險:技術術語堆砌造成的認知混亂,以及功能同質化導致的定位模糊。小熊電器在早期推廣"養生壺"時,曾陷入"316不銹鋼+英國溫控器"的技術參數競賽,後調整為"辦公室養生大師"的場景化定位,用"煮銀耳不出膠包退"的承諾重構功能認知,實現月銷突破20萬台。

二、快速成長期:情感賦能構築競爭壁壘

1、雙輪驅動的必要性

當品牌完成初步市場滲透(通常市占率達5%-15%),單純功能優勢面臨邊際效益遞減。此時需要注入情感價值以提升溢價空間和用戶粘性。神經行銷學研究顯示,當消費者對品牌產生情感依戀時,價格敏感度下降40%,推薦意願提升65%

2、華為終端的升維路徑

2015年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突破1億台後,遭遇品牌升級瓶頸:技術參數難以支撐高端化訴求。其採取的情感賦能策略呈現清晰的階梯性:

1)專業背書(2016):聯合徠卡打造影像專家形象,用"手機中的單反"構建技術信仰。

2)價值共鳴(2017):《Dream It Possible》品牌短片將產品性能轉化為追逐夢想的情感隱喻。

3)文化認同(2019):"鴻蒙系統+昆侖玻璃"的技術敘事昇華為東方智慧對抗科技霸權的精神圖騰。

這種"技術具象化-情感符號化-價值崇高化"的演進,助力華為手機ASP(平均售價)從2015年的306美元提升至2020年的557美元,實現從功能機到高端符號的質變。

3、情感滲透的節奏把控

過早啟動情感建設可能稀釋功能認知,過晚則易陷入價格戰泥潭。理想汽車在2020年推出增程式技術時,選擇先通過"城市用電、長途發電"的功能教育建立技術公信力,待月交付破萬後,才啟動"創造移動的家"的情感敘事,這種"先理後情"的節奏使其在新能源市場保持28%的毛利率。

三、成熟穩定期:情感資產沉澱品牌壁壘

1、情感資產的複利效應

進入成熟期的品牌,其競爭優勢逐漸從產品功能轉向情感記憶的累積。研究證實,當消費者與品牌建立情感連接後,購買決策中前額葉皮層的理性評估活躍度降低40%,而邊緣系統的情感反應提升55%

2、李寧的涅槃重生

2012年的庫存危機暴露了李寧品牌的情感斷層:試圖用"90後李寧"強行年輕化,反而喪失了核心客群的文化認同。其轉捩點出現在2018年紐約時裝周:

1)文化喚醒:將1984年奧運領獎服複刻為"中國李寧"系列,啟動集體記憶。

2)符號重構:漢字LOGO與復古運動風結合,創造新國潮視覺語。

3)圈層滲透:通過《這就是街舞》等綜藝綁定青年亞文化,完成從運動裝備到文化自信載體的蛻變。

這種"懷舊元素+當代審美+亞文化賦能"的情感策略,使品牌毛利率從2017年的47.1%提升至2021年的53%,股價三年上漲超400%

3、情感運營的風險管控

情感定位需要持續的內容灌溉,否則可能退化為空洞口號。江小白在2019年遭遇增長瓶頸,核心癥結在於UGC文案的新鮮度衰減。其通過"味道進化論+情景飲場"戰略,將表達瓶升級為"+"場景解決方案,用"重慶火鍋最佳搭檔"的具象體驗重塑情感連接,使2021年營收恢復兩位數增長。

四、變革突破期:價值重構開闢第二曲線

1、顛覆性創新的雙重挑戰

當行業發生范式變革時,領導品牌面臨"創新者窘境":既需維護現有情感資產,又要突破認知邊界。此時的價值重構需要創造"熟悉的陌生感"——在延續核心價值的基礎上拓展新維度。

2、安踏的多品牌協同

面對運動休閒化趨勢,安踏採取"主品牌情感升級+新品牌功能突破"的雙軌策略:

1)情感升維:將FILA打造為"高端運動時尚"符號,通過米蘭時裝周發佈重塑品牌調性

2)功能破界:收購Amer Sports獲取始祖鳥、Salomon等專業品牌,構建"從城市到山野"的全場景覆蓋

3)價值融合:用冬奧行銷將安踏科技(氮科技中底)與冠軍故事結合,實現功能性到民族自豪感的躍遷

這種"情感-功能"的矩陣式佈局,使集團2022年營收突破500億元,超越愛迪達成為中國市場第二。

五、數字時代的價值平衡新範式

直播電商與私域流量正在重塑價值傳遞路徑。薇諾娜的"科學理性+情感陪伴"模型具有啟示意義:

1)功能視覺化:在直播間用VISIA皮膚檢測儀即時展示產品功效。

2)情感場景化:私域社群中皮膚科醫生與用戶共建"敏感肌修復日記"

3)價值儀式化:將產品開箱設計為"肌膚健康管理啟動儀式"

這種"專業信任+情感歸屬+行為強化"的閉環,推動品牌複購率達65%,客單價超過國際大牌。

功能價值和情感價值,是動態平衡的藝術。

從元氣森林的功能破冰到李寧的情感涅槃,中國品牌的進化軌跡印證了定位理論的動態本質:功能價值構建生存底線,情感價值決定發展上限。

VUCA時代(烏卡時代:易變不穩定、不確定、複雜和模糊),成功的品牌如同高空走鋼絲的藝術家,既要通過功能創新保持根基穩定,又要借助情感共鳴實現價值升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微社群馬丁 的頭像
    微社群馬丁

    馬丁跟你說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