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聯名作為近年來興起的行銷手段,正展現出強大的市場影響力和增長潛力。資料顯示,2024年上半年品牌聯名相關作品數量同比增長137.9%,互動量增長86%,充分說明了其在品牌行銷中的重要地位。聯名行銷的形式多樣,從品牌與IP的深度合作,到跨界品牌聯動,再到與名人明星的聯合,無不在挖掘品牌價值與文化的融合點。
2024年品牌聯名行銷早已從簡單的合作,升級為品牌與文化的深度融合。以下精選的2024年七大聯名案例,不僅展現了品牌的創新能力,更為市場行銷提供了啟示。
一、瑞幸咖啡×《黑神話:悟空》
瑞幸咖啡與國產3A遊戲《黑神話:悟空》合作,推出聯名飲品“騰雲美式”,並附帶豐富的周邊贈品,包括杯套、紙袋和限量版3D炫卡等。
此次聯名的核心亮點在於,瑞幸精准把握了《黑神話:悟空》這一現象級IP的廣泛吸引力,將國產遊戲熱潮與咖啡文化成功結合,尤其是通過設計貼合遊戲元素的周邊,為消費者創造了更具沉浸感的消費體驗。同時,這次合作首次突破了咖啡市場主要面向女性和白領的慣常定位,成功吸引了大量男性消費者,從而大幅拓展了品牌的受眾群體。
推薦理由:此次聯名成功吸引了大量男性消費者,產品上線後迅速售罄,展現了品牌通過熱門文化 IP 深度合作所能帶來的強大引流能力,也鞏固了瑞幸咖啡在年輕消費者中的地位。這次聯名傳遞出的不僅是產品的吸引力,更是一種文化認同感——通過遊戲IP增強消費者的情感共鳴,讓品牌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的延伸。
二、上海博物館ד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
展”聯名矩陣
上海博物館通過“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IP,成功整合攜程旅遊、中國東方航空、錦江麗笙酒店、光明乳業、支付寶等多領域資源,打造了史無前例的聯名行銷矩陣。這場持續11個月的大型展覽聯名活動,不僅刷新了國內博物館收費特展的多項紀錄,更以全網傳播量逾12億的成績,成為年度最熱的文博跨界聯名之一。
聯名期間,上海博物館通過“金字塔之巔:古埃及文明大展”,實現全鏈路文旅整合,聯合多方打通預訂、交通、住宿全環節;推出“埃及展專線”等城市級宣傳,將展覽融入城市日常;創新內容如劇本遊和“博物館奇喵夜”吸引年輕人破圈;線上線下聯動延展熱度;700餘款文創爆款熱銷,帶動消費超100億元。
推薦理由:上海博物館通過豐富的跨界合作,將“古埃及文明大展”從單一的文化展覽轉化為兼具文化、娛樂和消費屬性的綜合事件。這不僅提升了展覽本身的影響力,還帶動了文旅、交通、零售等多個產業鏈的消費增長。如此全方位、多層次的行銷策略,不僅讓這場展覽成為現象級事件,也為文博行業提供了可複製的跨界聯名範本。
三、蘇州博物館 × 霸王茶姬
這次聯名將蘇州博物館的“園林美學”與霸王茶姬的茶文化相結合,推出包括蘇式主題手機殼、冰箱貼等周邊,以及以博物館經典展品為靈感的定制包裝茶飲。
這次文創與茶飲的結合,將文化IP融入日常消費場景,打破了文化與商業的界限。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表達,品牌不僅賦予產品更高的文化價值,還實現了對年輕一代消費者的深度觸達。這種“東方美學”與現代消費的結合,或許是未來聯名行銷的重要方向。
推薦理由:這次聯名將蘇州博物館的東方美學與霸王茶姬的茶飲文化相結合,推出了細膩的文創周邊,如手機殼、冰箱貼等,以及主題飲品。借助蘇式美學的優雅意境,品牌形象得到了昇華,也吸引了Z世代對傳統文化的關注。
四、滴滴青桔 ×《黑神話:悟空》
滴滴青桔與現象級遊戲《黑神話:悟空》聯名推出單車,將祥雲、金箍棒等國風元素融入單車設計。此外,線下展覽設置了粉絲互動區,結合COSPLAY表演等吸引了大批年輕用戶。此外,將國風遊戲與綠色出行結合,單車不僅提升了交通工具的趣味性,也深化了品牌的環保理念。通過緊扣潮流熱點,滴滴青桔成功突破了交通服務的邊界,為品牌的年輕化和文化奠定基礎。
推薦理由:作為現象級遊戲IP,《黑神話:悟空》自上線以來便吸引了全球目光。滴滴青桔與之合作推出“痛單車”,將國風元素融入單車設計,如祥雲圖案和金箍棒裝飾,為普通的交通工具注入了文化內涵。這次聯名還線上下展覽中加入互動環節,巧妙地將共用單車車文化與國風潮流融合,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參與。
五、大眾汽車 × 小黃人
大眾汽車推出的ID.BUZZ純電動車,以《神偷奶爸》系列中的小黃人為靈感進行塗裝設計,融入了黃色主體與經典復古元素。車內從座椅到踏板,處處充滿小黃人元素,為消費者提供“萌趣”駕駛體驗。大眾以“小黃人”形象為切入點,強化了品牌的親和力。這次聯名用一款車承載了懷舊情懷與家庭友好形象,精准擊中年輕家庭和動畫粉絲的情感訴求,為傳統汽車品牌注入了娛樂性與生活化氣息。
推薦理由:聯名的ID.BUZZ電動車以經典麵包車T1為藍本,塗裝上小黃人的黃色主題,既復古又充滿童趣。車內還增加了多個小黃人元素,從座椅到腳踏的細節無不展現設計巧思。借助《神偷奶爸4》的上映,這次聯名不僅強化了大眾的品牌親和力,還成功觸及了年輕家庭和動畫愛好者這一消費群體。
六、草間彌生 × 喜茶
這是喜茶首次與當代藝術家合作,草間彌生的波點藝術被融入茶飲包裝及閘店設計。聯名以“給世界加點波波”為主題,傳遞藝術治癒力量,並在北外灘展出草間彌生的巨型南瓜雕塑,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到場打卡。將當代藝術融入日常消費場景,草間彌生的聯名不僅提升了喜茶的文化內涵,還成功實現了藝術展與商業的無縫結合。這種沉浸式體驗將藝術與消費融為一體,打造了全新的文化消費方式。
推薦理由:這次合作不僅讓消費者感受到當代藝術的魅力,更將藝術展覽與線下消費緊密結合,通過巨型南瓜雕塑等引流裝置,創造了一個兼具打卡和消費場景的文化空間。這種高文化屬性的聯名,不僅提升了品牌在中高端消費群體中的定位,也展現了品牌通過藝術合作構建更深層次品牌價值的潛力。
七、寶可夢 × 上美影
寶可夢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美影)聯合推出了一系列限量版周邊和短視頻內容,將《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形象與寶可夢中的噴火龍等角色結合,打造出獨特的聯名產品。這次聯名不僅覆蓋了線上電商平臺,也線上下展覽中設置了互動體驗區,包括角色人偶展示、聯名海報限量贈送等,吸引了眾多粉絲打卡。
這次聯名實現了經典國漫與全球流行IP的深度融合,為跨文化傳播提供了新思路。孫悟空與噴火龍的聯動,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又融入了現代年輕人熱愛的潮流元素,讓兩個IP在視覺表現和情感傳遞上形成共鳴。同時,短視頻推廣的巧妙創意和線下體驗區的沉浸式互動,讓這次聯名形成了線上線下的全鏈路閉環。
推薦理由:這次文化賦能的聯名,突破了國界和時代的限制,將全球化潮流與本土經典巧妙結合,展現了品牌通過IP聯名重塑文化價值的可能性。此外,這不僅有效擴大了寶可夢的中國市場影響力,也讓上美影的經典動畫形象煥發新生,展現了文化聯名在品牌年輕化和情感共鳴中的巨大潛力。
總結:這些精選案例展示了品牌如何通過精准把握熱點、深挖文化資源、融合多樣創意形式,成功實現從產品到情感的全面升級。無論是瑞幸咖啡利用遊戲IP拓展用戶群體,還是上海博物館整合全鏈路資源打造現象級文旅行銷,抑或是草間彌生的藝術波點為喜茶注入藝術治癒力量,都在不同維度為市場提供了標杆案例。可以說,聯名行銷已成為品牌拉近與消費者距離、拓展市場邊界、構建深層次文化價值的重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