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動能,促進消費
在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動能,促進消費升級。 這一戰略目標與場景行銷的理念高度契合。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革以及科技的迅速發展,傳統行銷模式已難以滿足日益多樣化的消費者需求,而“場景行銷”作為一種新興的行銷理念,正在成為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樑。無論是線下活動的精准洞察,還是線上平臺的技術賦能,場景行銷已經不再是空泛的口號,而是品牌破局的重要工具。本文將深入分析2025年場景行銷的趨勢和機會。
一、個性化與精准觸達:場景行銷的核心價值
在傳統行銷中,品牌的傳播往往依賴于單一的傳播管道與固定的行銷模式。然而,在2025年,品牌與消費者的關係已經不再是單向的推送,而是雙向的對話,場景行銷正是這種雙向溝通的有效體現。通過場景行銷,品牌能夠精准捕捉消費者在特定場景下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
以酒業為例,酒企通過場景行銷從線下管道到線上平臺的深度整合,推動品牌與消費者的精准觸達。例如,五糧液推出的婚慶定制服務,針對婚禮宴席場景推出定制化包裝和增值服務,精確洞察到消費者在婚禮這一重要場景中的情感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從而實現了品牌與消費者的深度連接。這種做法不僅僅是產品的單一推銷,更是基於消費者生活場景的全面定制,極大提升了品牌的情感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然而,個性化和精准觸達雖然帶來了更高的轉化率,但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不小的挑戰。一方面,如何精准獲取消費者的行為資料並加以分析,以此為依據制定精准的場景行銷策略,仍然是許多品牌面臨的難題。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個性化需求雖然逐步被滿足,但也可能陷入過度行銷的困境,消費者可能會產生資訊疲勞,對品牌的過度推銷產生抗拒。因此,品牌在進行場景行銷時,必須謹慎把握個性化與“過度侵擾”之間的平衡。
二、全管道整合:突破傳統界限,構建跨平臺營
銷生態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2025年將是“全管道行銷”真正成熟的一年。過去,線上和線下的行銷活動往往是割裂的,品牌要麼線上上進行流量獲取,要麼線上下構建品牌影響力。現在,場景行銷的真正價值在於其跨平臺、跨終端的整合能力。通過多個管道的聯動,品牌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無縫的購物體驗,實現線上線下的互通與融合。
以“抖音超燃奪金夜”系列活動為例,品牌通過線上平臺與線下商超的深度結合,成功打通了觀賽、飲食等多個消費場景,不僅提高了品牌的曝光率,還促進了銷量的增長。例如,金典通過結合運動場景與有機生活概念,利用平臺的優質曝光資源,增強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印象。而雙匯則通過餐超聯動,與火鍋、燒烤品類的品牌聯合推出聯名套餐,深化了消費者對其“佐餐聖品”的認知,提升了產品的市場份額。
然而,儘管跨平臺行銷為品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它也帶來了挑戰。首先,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來整合多個管道的行銷活動,如何協調好線上線下的同步進行,避免資源浪費,成為一個巨大的考驗。此外,不同平臺間的用戶行為差異也使得同一品牌在多個平臺上的表現存在不同的效果。品牌需要對各平臺的使用者特徵進行精准的分析和定制化的策略,避免一刀切的行銷方式。
三、科技賦能:AI與大資料驅動下的互動體驗
在2025年,科技將深刻改變場景行銷的表達形式。人工智慧、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大資料等技術的應用,賦予了品牌更多創新的可能。通過科技,品牌可以創造出更具沉浸感的行銷場景,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性和參與感。這種從感官到情感的全面激發,使得品牌的行銷效果不僅僅停留在產品的推銷上,更加注重消費者的體驗與情感共鳴。
例如,瀘州老窖通過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技術,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的“國窖1573數位體驗館”,消費者通過VR設備進入一個虛擬酒窖,體驗酒文化的魅力。這種科技賦能的場景行銷方式,不僅讓品牌的文化價值深入人心,還通過互動體驗提升了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群體的關注。
然而,科技賦能的行銷方式也並非沒有問題。一方面,技術的投入和應用要求品牌在技術上有強大的研發能力,這對於一些中小品牌來說,可能存在技術壁壘。另一方面,儘管虛擬實境、增強現實等技術可以為消費者帶來更為豐富的互動體驗,但這種新興技術的普及度和消費者的接受度尚待提升。品牌需要考慮到不同消費者群體對於技術的熟悉度與偏好,避免過度依賴技術而忽略了產品和品牌本身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