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cd7cb303551256b7e9c819d7ad065fe7-480x300

 

 

很多老闆都有類似的疑問,為什麼我的產品相比同類並不差,甚至還要更好一些,宣傳方面也花了不少錢,為什麼賣的卻並不好呢?或許原因就是走入了這幾種常見的思維誤區。
一:要認清自己的產品
做行銷,認清產品的定位很重要。很多行銷人或者企業老闆陶醉于自己的產品,認為哪兒哪兒都好。明明應該是定位在中低端的產品,卻偏要向白領,精英上去靠攏,最後的結果當然只有失望了。
做產品還是要多對比市面上的競品,瞭解競品的定位,特點,受眾,跟我們相比有什麼優勢,我們的產品應該怎樣做區分?而不是憑藉想像或者陶醉在產品的優勢中自我定位。像大東女鞋,就將自己定位在比較低價,從三四線做起,照樣成為行業中的巨頭,而很多本來做中端的女鞋,卻因為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紛紛淘汰了。
二:產品好不代表產品賣的好

很多人認為只要是好產品就會通過大眾的口碑變成暢銷品,但在這個商品繁多的年代裡,這句話卻不是那麼適用了。除了產品好之外,我們還要學會找到產品的賣點,或者用有噱頭的方式宣傳產品的優勢。

通過包裝產品,將產品的優點和使用者的需求結合,或者讓用戶認為這個優點是非常有用的,他們才會為產品買單。在宣傳上,也要用直觀,簡單,使用者可以輕易理解的方式。

三:過去對的不代表現在也是對的

消費者的觀念在改變,競爭對手在改變,整個大環境也同樣在改變,十年前很多行業中的老大,今天已經到了快要倒閉的局面,這就是因為不能根據環境及時調整造城的。

甚至一年前的方式,拿到現在來都不一定好用了。相同的辦法用戶見的多了,就會免疫,所以不要總是用過去的觀點來衡量現在。比如說公眾號剛剛出現的時候,在文章下面打廣告,引流的效果非常好,獲得的利潤是要高於投入的,但現在還用這種辦法,如果方式太硬就不會有很多轉化。

很多企業明明有很好的產品卻沒有獲得多少效益,原因就是走入了這樣的誤區。過分關注產品本身,卻忘記了產品最終是為使用者服務的。

做行銷,還是要關注使用者需要什麼,並且適當理由人性,比如說華為的情感行銷,挖掘現代人的孤獨感,產生共鳴,最終實現了品牌價值的宣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