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小紅書榜單,我們發現5大電商趨勢
“大廠裸辭後在小紅書做離職博主”“00後宿舍嘮嗑直播”“非遺繼承人”“廠二代”……
隨著對平臺的深入追蹤瞭解,我們發現今年小紅書的電商生態發生了一些變化——不僅有越來越多買手和商家出現,他們的類型、他們怎麼在小紅書電商做生意都有了不同的面貌。
每個平臺的年度榜單是我們觀察平臺生態的一個切口。我們不僅能從中看到平臺本身的特質,還能從歷年的榜單對比中,發現新的趨勢。
2024年,是小紅書電商發佈rise100電商年度榜單的第二年,榜單呈現了過去一年,小紅書上最值得關注的100個商家和100位買手。
這份榜單的評選維度包括商家的“經營增長速度”“經營投入度”“經營方法”,和買手的“成長速度”“直播投入度”“多元需求洞察能力”等,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今年在小紅書電商上受歡迎且賺到錢的群體畫像,也隱藏著以小紅書使用者消費需求和產品偏好。
而當我們認真分析完今年的榜單,並對比了兩年的榜單變化,我們發現,小紅書的電商生態的確不太一樣了。
趨勢一
95後買手占三成,“活人感”很強
當一部分年輕人在小紅書研讀如何通過斷舍離省錢、攢錢,一部分年輕人已經在小紅書電商上率先賺到了第一桶金。
根據榜單,2024年的小紅書百大買手中,有30%是95後,百大商家中,95後主理人占比為15%。
這些年輕的買手和主理人,不僅懂產品,能選出好東西,還懂熱點、會玩梗,而且人均“嘴替”,“活人感”很強。
來自新疆的95後 @吐提古麗熱傑 是一名脫口秀演員,開啟買手直播後,也把脫口秀帶到了直播間裡,既是買手,也是“段子手”。
比如當她發現自己隨口推薦的新疆饢賣爆了之後,她痛心疾首:“商家賺到錢了,我卻吃不上了”,而她吐槽自己直播間佈置從“毛坯”變成“精裝房”的關鍵,“真的很簡單,花錢就行(微笑.jpg)”。
憑藉“毒舌美女”的形象和充滿笑點的直播間,@吐提古麗熱傑 曾沖上過買手榜第一。
00後大學生 @鳳梨吹鐵,開創了“宿舍聊天式 ”的帶貨模式,他的宿舍就是直播間場地。直播時他或是讀信、或是嘮嗑,一點不把粉絲當外人,是不少大學生的“電子閨蜜”。
進入這群95後、00後買手的直播間,你就會發現,他們對於怎麼選出符合年輕群體的產品,都有自己的見解。
同時,在向大家講解產品時,他們會把產品融入生活場景,也能加入熱點思維和網感,既提供了實用價值,也為年輕人提供了“懂自己”的情緒價值。
趨勢二
“廠二代”支棱,“產業帶商家”占比達一半
當“企二代”們都開始打造個人IP、逐步接管公司業務時,一部分“廠二代”們也在小紅書上官宣自己“接班”了,而且還做得有模有樣的。
從服飾鞋包、家居傢俱到美食滋補,今年的榜單上都有不少廠二代的身影。
比如羊絨服裝廠二代 @團團 、杭州絲綢絲巾廠二代 @柳丁、假髮廠二代 @臻美假髮、傢俱廠二代 @阿盤達、雲南菌菇二代 @彩雲菇菇……
這些廠二代主理人不僅有高品質的產品,也懂得在小紅書裡和用戶深度交流,挖掘用戶的需求,用好的產品滿足不同類型使用者的需求,因而在小紅書上成功地把廠子“做大做強”。
主理人@柳丁(小紅書 @柳丁Oranges) 把絲綢絲巾、圍巾,融入到巴恩風、老錢風、低調氣質風等不同風格中,打破人們對絲巾“古板陳舊”的刻板印象。從此絲綢不僅是阿姨們拍照披在身後的單品,也能與時下穿搭趨勢結合。僅一年下來,柳丁就收穫了超32萬個訂單數。
雲南“菌二代” @彩雲菇菇 (小紅書@彩雲之珍)則把“多巴胺色系”複製粘貼到菌子禮盒中,把雲南的菌子通過不同顏色進行搭配,組成七彩菌菇,讓人們在感受到天然食材給味蕾帶來的衝擊之前,先在視覺上“上頭”。彩雲菇菇還會發佈各類“食譜”,讓雲南風味好物也因此走上了全國各地的飯桌。
另外,在這次小紅書電商榜單上,不少商家都會借助自己身處某一個產業聚集地的優勢,或者主動深入產業帶溯源,比如景德鎮茶器、桐鄉羊絨等等,從而實現銷量的增長,我們將這一類商家稱之為“產業帶商家”。
做“溯源”的好處很明顯:給消費者展示供應鏈上游的真實面貌,打破資訊差,給消費者提供高質價比的產品,從而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朱朱 是Romantic主理人,她是汕尾可塘人,這裡是珠寶鄉之一,靠著珠寶家族的貨源,把珠寶工藝和飾品設計拿捏得死死的,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現在她把小紅書當成上新陣地,求精不求多,每天上新一款新品,從新品開發、產品預告、到最終“上連結”的整個過程,都在小紅書上收穫了很多來自用戶的回饋和建議,2024年交易額實現同比3倍增長。
趨勢三
非遺“繼承者”,盤活新中式
2024年,李子柒“歸來仍是頂流”,不僅帶來了中式審美的視覺盛宴,也讓越來越多人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下文簡稱“非遺”)。
非遺的爆發,也體現在此次小紅書電商的榜單中。
@奕辰香事 主理人潘奕辰是宮廷藥香的非遺傳承人,2022年開始,她就在小紅書上分享各種香品以及中式養生,讓許多年輕人對傳統線香產生興趣。
@久獅新中式主理人 施文君,則擅長把非遺和現代服飾結合。在服裝行業從業十餘年,施文君很早就開始製作新中式服裝,她也留意到人們在特定場景中式風格服裝的需求,比如小孩的百日宴、傳統節日、旅遊等場景,而且中國人在比較重大的節日,都偏愛穿紅色,因此她除了直播帶貨,也會在小紅書進行關聯講解。
這兩年,施文君和團隊專注于把國風和輕奢都市風結合,即使是服飾上的扣子等細節之處,也會用屬於非遺的大漆珠、螺鈿等,打造中式的“老錢風”,也俘獲了一批忠誠的VIP客戶,年銷售額突破5000萬。
此外,在今年的榜單中,“文玩飾品”是一個新增類目。我們在這一類目的商家身上,也看到了傳統和現代文化的巧妙結合。
95後廣告人丁光琦(小紅書商家 @大仙的串兒 主理人)發現中式美學開始在25至35歲的人群中流行,且小紅書正成為他們交流、分享的聚集地,於是將詩詞歌賦、經典古籍等中式內容與珠串結合,比如用“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形容彩色寶石項鍊,讓文玩女孩在戴串的同時,也瞭解了中式美學。
在中式文化“繼承者”們的盤活之下,非遺技藝、中式審美、傳統文化,在小紅書煥發出新的生機。
趨勢四
32%的商家專注細分需求,解決特定“痛點”
如今的消費時期,是細分需求角力期,比起面對大而全的場景、人群做產品促銷,各行各業都更傾向於發掘細分人群的需求和場景。
資料顯示,在百大商家中,有32個商家是做明確的細分人群、需求或場景,如小個子穿搭、中式線香、兒童敏感肌貼身衣物等。
小紅書服飾鞋包行業負責人川宏的觀察也是如此,他認為做得好的小紅書主理人有一大共性,就是“先服務好一小撮人,對自己粉絲的畫像定位及需求喜好是足夠瞭解的”。
95後服裝主理人 @皮兒黑 的心都掛在黃黑皮女孩身上,因為她自己本身就是小麥色皮膚,黃黑皮女孩會有的容貌焦慮、穿搭痛點,她都懂。
因此,她通過30%的日常分享內容和70%的直播穿搭劇透介紹,分享黃黑皮女孩的“天菜穿搭”。從夏天的植物系、秋天的clean fit到最近過年的“時髦小姨風”,她不停打開黃黑皮女孩穿搭的想像力,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月銷從70萬增加到200萬。
@六也 則關注到很多女生平時需要穿小皮鞋上班,但很多皮鞋一走就會“噠噠噠”地響,一走路就全辦公室都抬頭看,不僅容易尷尬得腳趾抓地,而且還不好穿,硬邦邦的。
她便推出了靜音皮鞋,不僅走起來舒適安靜,而且版型也做了特殊的處理,有不少都非常“裝腳”,就是表面上看著很顯瘦腳,但實際上腳穿起來很舒服,不擠腳。疊加了這些buff,她的小紅書筆記下常常會出現乾脆俐落的提問:“連結在哪?”入駐小紅書店播不到一個月,月銷就突破了百萬。
值得一提的是,對比去年的榜單,今年的rise100榜單多了“興趣愛好”這一分類,越來越多人通過興趣愛好獲得情緒價值,這也給買手和商家們帶來了新的機會。
@Ivy--張欣 打造了有趣又治癒的毛絨盲盒品CQTOYS,2024年先後推出了爆款產品“Bao-ao抱抱”系列盲盒和“QOQO陪你去看”系列盲盒,單日銷量分別突破50萬和80萬。
@CRAZY LI 把潮流可愛的造型融入到解壓玩具“捏捏”的設計中,單品定價在30-50元,不僅讓人可以通過捏捏發洩情緒,而且看著就心情好,雙重滿足年輕人解壓的情緒需求,吸引了5萬以上忠實粉絲,每個月至少有5000人都會下單新的捏捏。
趨勢五
搞副業、裸辭創業、職場轉型第一站:小紅書
早在去年6月,《DT商業觀察》就留意到“大廠離職博主”成為小紅書的新賽道。
在2024年上榜的買手和商家中,我們也看到了諸多前大廠人、前大學老師、外企、國企員工的身影。
主理人 @阿瑩 (小紅書@ 阿瑩麥茶 )來自“藥鄉”亳州,從小對藥材耳濡目染,大學時候就在鑽研養生。去年4月,原本是大學日語老師的她離職,決定把愛好發展為事業——在小紅書開店創立“阿瑩麥茶”,專門為亞健康人群提供養生茶,新店開張僅半年,交易額高達1700萬。
@蕾拉還能吃億口 在外企上班,因為熱愛美食,兼職成為美食買手,眼光獨到、擅長烹飪的她,在直播間向大家推薦自用的小眾餐具,不僅在3個月的時間內吸引了3萬個新粉絲,還得到了國際餐具品牌Arabia的青睞。
有人在小紅書把愛好做成了新的事業,還有人因為在小紅書創業,發現人生的B面。
大廠打工人 @桃大娘家 ,在人們眼中的“職場分水嶺”35歲之際,通過在小紅書分享自己的裝修生活,逐漸轉型為家居買手,用親身經歷詮釋了“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
為什麼大家會把小紅書選為搞副業、個體創業的第一站?
除了小紅書本身的“活人”氛圍,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小紅書對新人、素人友好,粉絲數量低,也能撬動高銷量。
資料顯示,入選rise100的買手中, 67%買手為50萬粉絲以下,有19位僅有不到10萬粉絲。粉絲量最低的一位百大買手,才剛剛突破1萬粉絲。
寫在最後
對今年入榜的買手和商家來說,小紅書正在成為一個值得花費更多精力投入的陣地。
資料顯示,2023年,上榜商家普遍小紅書控比在20%-30%,2024年上榜商家普遍控比超過50%(小紅書控比指在小紅書的銷售額占總管道的比例)。
這意味著小紅書這個管道給商家帶來的收益,在所有管道中占比提高了。
豐富多元的買手和商家,也讓小紅書電商的供給越來越多樣化。用主理人@晴子大姐姐 的話來說:“有的人追求生活的品質感,有的人追求有性價比的生活,小紅書是一個巨大的生活市集,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多樣需求”。
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紅書電商生長于社區,需要契合社區本身的邏輯與特質,才能真正長出好生意。買手和商家不是一味陷入價格戰或者比拼套路,而是需要使用者深入有真正的連接,好產品即是“內容”,通過真正看見真實的、多樣的個性化消費需求,用好產品匹配,才能健康長久地生長。
好產品也並不意味著“貴”,今天的消費對應著一個更大的趨勢——我們正處在一個消費分級、且行業趨向存量競爭的階段,因此“貴替”和“平替”同時存在,人們既“摳門”又“大方”,“該省省該花花”。
換言之,在未來,如何持續更多個性化需求,帶來真正的質價比,將會是小紅書電商,以及所有電商經營者們都面臨的、非常重要的課題。只有滿足這些這些需求,才能讓消費者真正用“花錢”為好的買手與商家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