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010817223918-480x300

 

01

不同於產品匱乏的時代,如今對大部分人而言,物質供給已經過剩,產品消費由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

正是這種社會整體環境的變化,對大眾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產生了不小的影響,產品消費的使用者週期也大幅縮短了,產品價值的終點,從消耗完產品的那一刻,無限趨近至購買產品的那一刻。

這其中緣由在於,如今的消費行為,越來越在於滿足用戶心理需求,而不僅是真正的產品功能需求。換言之,購買行為成為了一劑心理安慰劑,購買行為本身的意義比產品功能層面的意義要大得多。

因此,對於許多商品消費而言,購買付款的那一瞬間,商品就失去了價值。這種情況在知識付費、健身卡、英語班等自我提升產品類產品中最為典型。

體驗過知識付費的朋友應該都能感受到,知識付費的到課率普遍偏低。去年曾有媒體報導,知識付費整體行業到課率不足7%,可想而知,完課率、複聽率、續訂率等其他指標會更慘不忍睹。而風靡一時的“咪蒙加薪課”在喜馬拉雅播放量也從第一課的5萬多逐漸跌落至最後一課的四千多。

大眾對知識付費的普遍評價是“販賣焦慮”,不少人把知識付費當做一錘子買賣,付費的那一刻,用戶獲得了緩解知識焦慮的心理安慰,產品的任務便已經完成,至於用戶是否學到知識可能是次要的,因為用戶本身買的也是緩解焦慮的心理作用。

02

正因為知識付費課程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因此才成為口誅筆伐的典型案例,但其實健身房、各種培訓班都是類似的道理,他們的精妙之處在於:賣給你一個心理安慰,賺你自甘墮落的錢。

以健身房為例,若辦健身卡的每位用戶都天天去健身,那麼健身房早已擁擠不堪,正因為有偷懶的用戶,健身房的會員策略才有了盈利空間,否則便是一次虧本買賣。

但對於健身房而言,還有兩方面額外好處。

 一方面,通過會員卡策略可以篩選出優質用戶,並將效果歸因於自身產品。

 比如說開卡會員中,有人天天都來健身,那麼說明他本身就是一個在生活中注重健身的人,因此他瘦身、塑形等健身效果天然就會比普通用戶會更好,而健身房就能把瘦身結果歸因到自身品牌上,而在宣傳上有意忽略這位優質用戶在生活其他方面的良好生活習慣。

 另一方面,若用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可以將原因歸因至用戶自身。

 比如說辦了健身卡卻沒有取得預期健身效果,那麼品牌或使用者都會將原因歸結至使用者自身的懶惰。這是一個頗為心機的設定,就如同知識付費中,買了加薪課卻沒加薪,那可以歸結於用戶沒有認真學習,聽了加薪課卻沒加薪,那可以歸結於用戶沒有好好執行。

 總而言之,產品只是一種工具,工具不能直接帶來結果,但卻能帶來心理安慰。擁有屠龍刀不意味著就成為了天下第一,但至少可以讓人做做成為天下第一的美夢,尋找尋找心理安慰。

03

之所以認為產品消費動機整體都在向心理滿足轉移,是因為這類現象似乎不僅僅出現在知識付費、健身房等自我提升這一類產品上。

 抽離一點看,幾乎所有消費行為都在用於滿足心理安慰,這從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消費過剩就可以發現。女生的口紅幾乎沒有一支是用完了的、每個人家裡總有那麼幾件只穿過一兩次的衣服、私人個護用品幾乎沒有一瓶是用完見底的、買回來的書沒多少本是看完了的(知識付費的消費跟買書幾乎一模一樣)……要說例外,可能只有日常食物和一些耗材了。

 甚至在房產領域也是如此,房價高但房租低是長期存在的狀況,若單純從居住體驗上講,長期租房會是比購房更理性的選擇,但擁有房產的那一刻起便能持續給消費者安全感。當然,房產消費問題確實也很複雜,不能簡單評判分析。

 正如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所指出,人的需求層次正在隨著社會條件升級而不斷升級,從最早安全、生理需求,逐漸上升到社交、尊重、自我滿足。如今,消費行為從務實走向務虛,大眾消費的狂熱下,每個人都在尋找某種精神安慰。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微社群馬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